陸生看臺灣/眼球大戰 臺灣雖小 新聞業競爭更爲激烈

華視新戲《包青天》發佈現場,採訪媒體非常多(圖/莫莉)

文/莫莉

在《ETtoday新聞雲》的第二週,我們主要跟記者去跑娛樂新聞,分別參加了《戀夏38°C》的新聞發佈會連續劇《包青天》的造勢會、TOD’S亞洲最大旗艦店開業古天樂剪綵以及電影《一路向西》在臺灣上映的發佈會。還很幸運地遇上《ETtoday新聞雲》一週年生日。我們參與了一些明星座談會,能夠面對面與電視中見到的角色交談,這是我在大陸所從未遭遇過的,因此這一整週的實習我都非常興奮。

在這周的實習中,我從現場回去後開始嘗試抓可寫之焦點,然後上《ET today新聞雲》網站看記者所寫內容,可能是因爲思維上的差異,我覺得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在抓亮點時我傾向抓發佈會本身的內容以及比較有意思或者正面的點,但記者抓的點更爲微小,也可能更受受衆的關注。

◄中視戲劇《戀夏38°C》發佈現場。(圖/莫莉)

以《戀夏38°C》的新聞發佈會爲例,如果我寫的話可能會更多地介紹劇情本身,會強調親情友情愛情在電視裡面的演繹,會詳細寫鬼鬼演哭戲哭了20多個小時這類比較能表現演員敬業資訊;但記者抓了「鬼鬼吳映潔性感大人胸前疑激凸」以及「怕被人覺得煽情,鬼鬼吳映潔哭到裙底走光」這兩個點。換言之,記者會更以受衆眼球核心,而我抓的點更加「中規中矩」。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第一是兩岸新聞傳播業宣導價值觀,大陸媒體,尤其是官方媒體更強調主流價值觀(比如親情、愛情和敬業等),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涉及到性、暴力消息都被認爲是不入大流的;第二是可能在臺灣新聞業競爭更爲激烈,因此吸引受衆的眼球最爲重要。我覺得這是個比較難解決的矛盾:一方面,無論對於需要對抗新媒體的傳統電視、報紙媒體,還是需要在競爭激烈的媒體世界中尋找立足之地的新生媒體,收視率收聽率點擊率尤爲重要,誰能獲得受衆的注意乃至忠誠誰就是勝者;另一方面,這會不會造成本身具有議程設置公共資源的媒體被“眼球”綁架,讓消息向低俗化發展?這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作者莫莉,廈門大學研究所學生,目前在《ET today新聞雲》實習。本文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