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商務部調查臺灣貿易壁壘 臺商:釋出在陸經商立場風向球

大陸商務部12日宣佈調查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壁壘,大陸臺商表示,這是釋出在陸經商態度的風向球。(shutterstock)

大陸商務部12日公告,從即日起就臺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廈門臺協榮譽會長吳家瑩認爲,這是個透過經貿角度釋出的重要風向球,先初步從形式上,讓兩岸經商人士瞭解應維持立場堅定,尤其不能支持民進黨與挹注資金等。至於會否延伸到ECFA,他則認爲還不至於如此嚴重,事實上光是貿易壁壘調查的時間可能就要1年左右。

據大陸商務部表示,從今年3月17日收到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等單位(下稱「申請人」)提交申請,臺灣制定並正在實施,禁止進口大陸產品的相關措施。因此依法進行貿易壁壘調查。

上述申請人指出,調查共涉及2455項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品類,預計在2023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

曾任陸委會臺商張老師的華信國際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袁明仁坦言,此次調查100%是兩岸政治因素所帶動,觀察公告鎖定調查的臺灣產品中,可能衝擊較大的屬於化工與農產品兩類。化工是因爲出口大陸規模較大,農產品則受限於市場轉移不易,雖然出口金額不高,但農民屬於相對弱勢。

但袁明仁也說,短時間也不會對業者構成立即性衝擊。由於貿易壁壘調查時間往往在1年到1年半左右,企業有足夠時間因應或轉移市場。二來大陸目前公告中,也沒有具體說明一旦調查屬實,會給予什麼反制措施,甚至若有必要,大陸方面調查也可以立即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