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年城市居住大不易

陸青年城市居住大不易圖╱中新社

2021年大陸城市房租收入比概況

英國諺語有云「三次搬家猶如一次失火」,形容經常搬家爲生活帶來極大損失。據統計,大陸租客平均租期爲期八個月,意即離鄉至一二線城市就業的青年,幾乎每兩年就面臨一次家中「失火」。

2021年大陸高校畢業生人數達909萬人,正值畢業求職潮,有近700萬應屆畢業生將投入職場。大批涌入一二線城市的畢業生在求職之餘,面臨的首要考驗就是在租屋市場中,尋找未來的落腳處。

財經網報導,許多大陸畢業生爲獲得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以及更有發展的工作機會,每年皆有上百萬大學生選擇在一線城市求職,但一線城市房租過高,且租金年年上漲,租客不得不頻繁換房以降低生活開支。

北京、深圳房租貴森森

7月6日,「第一次租房能有多難」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北漂畢業生表示,在大陸各個租房平臺上以人民幣(下同)3千元月租預算,尋找通勤半小時內的合租房,幾乎沒有3坪以上的房源,然而每月3千元的房租幾乎已佔工資的三分之一。

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在近年穩居房租收入比前三名,其中,北京和深圳數據相當,自2019年至2021年輪流位居榜首,若按人均租住面積6.05坪計算,北京和深圳的租客每年租房開銷約佔薪資收入的30%。

此外,畢業季以來強勁上揚的需求,也使一線城市租金隨之上漲。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上海、深圳和北京6月份的租金均價,分別較5月上漲2.85%、2.56%、2.92%。

雖然租住成本高居不下,但一線城市仍因工作機會多而擁有強大引力,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地匯聚金融、科技、地產、能源等多元化產業,且提供相對公平的職場環境,以及國際都市的優質資源,吸引青年爭相投入當地人力市場。

貝殼研究院日前公佈調查報告顯示,在2021年畢業生中,約有89.1%的可接受的房租收入比範圍在30%及以下。其中,10%~20%爲主要區間範圍,佔比約爲40.9%,其次是20%~30%,佔比有26.7%。

新一線城市祭引才政策

面對高額房租困境和有限的預算,許多大陸青年選擇轉向蘇州、長沙、佛山和東莞等新一線城市,作爲職涯發展的起點,大陸新一線城市不僅發展前景看好,人才政策也愈加對畢業生友善。

今年大陸多地接力祭出引才政策,緩解青年的租屋購房壓力。蘇州先在2月推出連續五年個人社保全額補貼政策。長沙於3月公佈自貿區人才集聚發展措施,爲符合條件的青年提供最低3萬元的租房和生活補貼。佛山再於4月推出人才綜合服務平臺,提供住房租賃、人才消費金融和安全保障等服務。

除了政策之外,充滿發展潛力新一線城市經濟增長能力亦可比一線城市,以製造業爲重點產業的蘇州,在2021年第一季GDP總量排名爲大陸第六,2020年蘇州工業總產值更位列第二,僅次於上海。

數據顯示,廣州和蘇州近三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於深圳,但房租均價卻遠低於深圳,分別約爲深圳房租均價的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蘇州近三年來皆是大陸15個新一線城市中,房租收入比最低的地區,租金近年少有波動。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黃卉表示,受疫情影響,畢業生面臨更嚴竣的就業形勢和生活考驗,但隨着城市化與產業發展,職涯規劃和租住條件皆爲青年創造出更豐富的選擇。譬如,蘇州租房市場房源供給相對充足,所以租金一直處於低位。中期數據分析顯示,長沙、佛山和東莞等城市,房租收入比約爲10%~12%,亦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