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前三季GDP十強城市:第四城競爭激烈 成都衝刺8.6兆元
大陸前三季GDP十強城市:第四城競爭激烈,成都衝刺8.6兆元。圖爲11月4日,繁忙的成都國際鐵路港貨櫃中心站吊裝現場。(人民圖片)
大陸《中國城市報》6日報導,隨着大陸各地統計部門陸續發佈經濟運行「成績單」,今年前三季GDP十強城市排定。相比今年上半年,排名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其中,北京和上海、重慶和廣州差距進一步縮小,成都有望年底邁進2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8.6元)俱樂部。
北京市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北京市GDP爲2兆9753億元。北京經濟總量正逼近上海,居大陸第二。
就經濟差距而言,前三季北京與上海GDP差距縮小至1113.73億元,較去年同期縮小了428.76億元。就經濟增量而言,前三季北京GDP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993.5億元,力壓上海3584.7億元增量。就經濟增速而言,前三季北京GDP同比增長達到10.7%,高於上海0.9個百分點的同時,領跑一線城市。
上述成績的取得,與北京工業強勁反彈不無關係。北京市統計局資料顯示,前三季,北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7%。同期上海工業增速爲15.2%。
北京工業的快速增長,北京醫藥製造業居功至偉。北京市統計局資料顯示,前三季,北京醫藥製造業同比增長330%,兩年平均增長100%。
更進一步看,北京醫藥製造業的快速增長則得益於疫苗生產。截至今年三季,大陸疫苗累計接種高達22億次,而作爲供應主力的國藥、科興等企業,均位於北京。
《中國城市報》報導,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鬍剛分析,長期來看,北京經濟快速增長與疏解非首都功能、調控人口密度、產業升級密不可分,包括首鋼在內的產業外遷,爲新興產業騰出了更大發展空間。
《中國城市報》報導,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達相似觀點:「北京發力新興產業較上海時間更早。此外,北京國家級科研機構數量相對較多,這爲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撐。」
上海經濟實力依然不容小覷。上海市統計局資料顯示,前三季上海GDP首次突破3兆元,同比增速9.8%,與大陸持平。
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上海市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上海市統計局資料顯示,前三季,上海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和新能源產值同比分別增長2.3倍、29.2%和27.2%,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爲1.8倍、10.4%和21.7%。
渝、穗大陸GDP總量第四城之爭,是近年GDP十強城市的熱點話題。
兩地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廣州GDP爲2兆零29.12億元,重慶GDP爲1兆9951.89億元。兩相比較,前三季廣州市以77.23億元的優勢領先重慶。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前三季廣州GDP再度領先重慶,但相比今年上半年,領先優勢明顯縮小。
兩地統計局資料顯示,上半年廣州GDP爲1兆3101.89億元,重慶GDP爲1兆2903.41億元。兩相比較,上半年廣州領先重慶198.48億元。
「重慶人口多、面積大,同時,中歐班列縮小了西部與沿海地區的區位差異,以重慶爲代表的內陸城市也可以像沿海城市一樣成爲開放的視窗。」彭澎預測,未來重慶GDP很大機率要超過廣州。
胡剛表達相似的觀點:「重慶經濟總量今後很可能超過廣州,但重慶在資金總量、上市企業數量、獨角獸企業和世界500強數量等方面和廣州仍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在許多方面還落後於成都。」
事實上,廣州經濟發展實力不可小瞧。尤其近年來,廣州產業轉型升級成效凸顯,新動能逐漸成爲當地經濟的「核」動力。
廣州市統計局局長陳小華介紹,前三季,「3+5」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超6100億元,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爲30.7%,比2020年末提高0.3個百分點,對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爲29.2%。
具體來看,廣州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增加值規模均超千億元,合計同比增長9.4%。智慧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位創意等五大新興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9.1%。
城市競爭,不進則退。重慶在縮小與廣州差距的同時,廣州也在縮小與深圳的差距。
兩地統計局資料顯示,2020年前三季,深圳領先廣州2311.12億元,而今年前三季,這一領先優勢縮小至1762億元。
十強城市的另一大看點,是成都全年GDP能否突破2兆元大關。
成都市統計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成都市GDP爲1兆4438.75億元。這意味着成都要實現2兆元目標,四季單季GDP要達到5561.25億元。胡剛稱,成都經濟基礎,特別是製造業基礎比較紮實,第四季往往會有一個衝刺。以2020年爲例,成都第三季GDP爲1兆2876.5億元,但全年經濟總量達到了1兆7716.2億元,第四季增量高達484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