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空廊道最後一哩路 潭子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開工

串聯綠空廊道最後一哩路潭子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於8日開工。(陳淑娥攝)

串聯綠空廊道最後一哩路潭子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於8日開工。(陳淑娥攝)

串聯綠空廊道最後一哩路潭子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於8日開工。(陳淑娥攝)

臺中市府利用舊鐵路騰空用地打造綠空廊道,成爲臺中最具特色及高人氣的自行車道,繼上月豐原圓環東路自行車跨橋通車後,緊接着最後一哩路潭子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於8日開工,副市長王育敏表示,預計2025年完成,將可大幅提升使用安全及自行車騎乘順暢性。

王育敏表示,今日開工的跨橋是綠空廊道最後一哩路,總經費7500萬元,由中央補助2000萬元、市府自籌5500萬元,完工後可讓自行車道更順暢,提升便利及安全性,民衆不用再繞路,享受更舒適的騎乘空間,也歡迎其他縣市民衆來臺中騎自行車,來趟綠色低碳旅遊,感受全長21.7公里綠空廊道的美麗風景。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綠空廊道在豐原區圓環東路及潭子區環中東路兩處各有寬達30公尺、85公尺的斷點,往往需繞行約5分鐘,徒增交通風險;市府傾聽民意、積極改善,豐原段已於11月完工啓用,潭子段於今日開工,持續優化長達21.7公里的綠空廊道。

潭子環中東路自行車跨橋以「深基礎、鋼結構、弧形工法」爲3大亮點,因鄰近臺鐵高架橋及臺74號環線,爲確保橋樑安全,採用深基礎(井式基礎),並以鋼結構設計,保留橋下通透感,而主橋段則採用弧形工法,可降低擡升高度,確保騎乘坡度平緩,並展現橋樑線條之美。

建設局指出,綠空廊道北起豐原站,南至大慶站,跨越6個行政區,整體路線長度達21.7公里,串聯旱溪、潭雅神綠園道、東豐綠廊等多個自行車道及周邊旅遊景點,是臺中使用率極高的自行車道,未來完工後將可優化公路自行車友善環境,並串連沿線各景點交通動線,提供旅客深度探索在地人文、歷史及生活多樣面貌的機會,打造大臺中綠色觀光旅遊帶。

今日開工典禮,副市長王育敏、立委楊瓊瓔、市議員蕭隆澤、賴朝國、周永鴻、建設局副局長顏煥義、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主任郭純鑑、潭子區長劉汶軒等人均出席祈福工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