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晶片自主 開啓RISC-V芯藍海
三大CPU架構比較
中國大陸當局限縮特定機構電腦排除CPU雙強,將加速RISC-V架構CPU於大陸開始萌芽;業者透露,晶片國產化除了晶圓製造硬實力外,要能突破產業壟斷,更需透過開放式RISC-V架構發展國產晶片,預料將是發展趨勢,臺廠RISC-V IP公司晶心科等可望受惠。
以英特爾爲首的x86架構,已在PC及伺服器領域獲得普遍使用,ARM架構以ARM爲核心,在手機及嵌入式領域也拿下高使用率。相較之下,RISC-V架構年輕許多,2015年8月RISC-V Foundation成立,纔開始促使各大半導體廠商重視RISC-V的發展,並加入此生態系共同發展。
由於RISC-V爲開放式架構,不屬任何公司或國家所有,RISC-V基金會總部更於2020年遷移至瑞士,受地緣政治風險極小;此外,開放架構具簡單、靈活等特性,更被視爲將與x86與Arm三分天下,惟過去用戶較少,難成規模經濟氣候,而中國大陸開始限縮,可望推升發展力道,開啓RISC-V芯藍海。
法人指出,從RISC-V International之佈局,最高級別的23家Premier會員中,有11家爲中國大陸企業,Strategic會員也可看到許多陸資企業身影,由此可見陸廠積極佈局動作。
研調機構分析,2025年RISC-V 於物聯網IP市場滲透率將高達28%,而其他領域如工業將達12%、汽車約10%。另外,累計2020至2025年,搭載RISC-V IP之核心數,將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115%快速成長,總量將達600億顆以上,到2025市場規模更估計達到10.7億美元。
晶心科爲RISC-V協會創始首席會員,亦是首家採用RISC-V之主流CPU供應商,目前位居全球前三大RISC-V矽智財供應商;董事長林志明透露,所有國際公司都有RISC-V TEAM,但應用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