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今年人民幣1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 本週五首發30年期

大陸財政部13日公告今年首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17日正式招標,首批發行項目爲30年期、規模人民幣(下同)400億元,可望爲提振大陸經濟發揮重大作用。圖/美聯社

大陸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概況

大陸史上第五度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即將登場。大陸財政部13日公告今年首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17日正式招標,首批發行項目爲30年期、規模人民幣(下同)400億元,可望爲提振大陸經濟發揮重大作用。

今年大陸「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爲解決重大專案建設的資金問題,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今年先發行1兆元。4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後,市場預期發行日近。

大陸曾在1998年、2007年、2020年發行過特別國債。2023年基於災後重建、天然災害應急工程等,增發了1兆元國債。

根據大陸財政部最新公告,今年擬發行的1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分爲20年、30年、50年三個品種。從發行時間看,第二季發行6次、第三季發行10次、第四季發行6次。

今年大陸政府債發行節奏明顯偏慢,或與特別國債即將發行有關。以新增專項債爲例,Wind資料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7,244.48億元,年減55.3%。從發行進度看,今年前四個月完成全年額度的18.5%,遠低於去年同期的42.7%。主因地方政府化債壓力龐大、新增專案儲備不足。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發行特別國債將有利於擴大總需求、拉擡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助於優化債務結構,降低債務風險。

渣打中國宏觀策略部主管劉潔表示,特別國債的發行時間比預期爲早,發行年期則超出預期,預計30年期與50年期的合計發行金額將逾7成。此外,大陸4月信貸數據特別疲弱,短期放寬貨幣政策預期升溫,預估發行特別國債期間可能也會同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推動廣義貨幣總計量(M2)止跌回升,確保特別國債順暢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