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祭反傾銷 臺學者:收回ECFA早收清單紅利

大陸商務部裁定臺灣聚碳酸酯存在「傾銷」狀況,15日起對臺灣產品徵收保證金。學者認爲,此舉是收回ECFA早收清單中的特定政策優惠。圖爲漳州奇美化工廠。(奇美實業提供)

大陸商務部裁定臺灣聚碳酸酯(PC)存在「傾銷」狀況,15日起對自臺灣進口的PC徵收保證金。長期研究大陸經濟的學者張弘遠認爲,此舉是在不更動ECFA之下,收回早收清單中的特定政策優惠。但他認爲,大陸選擇於此時行事,更有保護大陸石化產業之意。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向本報分析,大陸於此時機宣佈對臺灣PC徵收保證金,原因有三。第一,大陸在不更動現有ECFA框架之下,以各種方式取消ECFA裡頭特定產業的政策紅利,讓早收清單中的項目實際上享受不到太多關稅優惠。他提醒,這可能是未來大陸慣用的方式。

張弘遠解釋,於ECFA早收清單中,臺灣石化產業與工具機產業受惠很多,自2008年迄今,預估累計約有近千億美元的對陸出口額。大陸商務部此次做法,等同變相增加臺灣PC產品出口至大陸的報價。

但張弘遠認爲,陸方收回部分ECFA早收清單紅利,除了兩岸關係僵化、對抗性增加的政治因素,大陸當局也希望藉此強化自主供給、增加本地廠商市場優勢。

此外,全球PC產品最主要供應商來自中國、美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等,由於全球市場需求減少,各國廠商都想盡辦法把貨「倒進」大陸,例如日韓廠商的石化產品近期報價也相對偏低。

張弘遠認爲,因臺灣廠商在PC生產上最具品質與價格優勢,陸方這次具有「針對性」的作法,是希望達到殺雞儆猴效果,對日韓相關廠商發出清楚的警示訊號。

不過,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則認爲,商務部的公告並非短期操作,而是從長遠的眼光,在保證大陸企業權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安排建立更健康的兩岸經貿秩序。

石化公會表示,PC是ECFA早收清單項目,而此次反傾銷調查只針對臺灣地區,業者擔憂其他ECFA早收清單是否也將被調查。韓國和臺灣是目前大陸進口最大來源,韓國因加入RCEP,關稅將逐步降爲0,目前PC之關稅僅有2.5%,臺灣被課徵兩位數的關稅完全沒有競爭力。

石化公會強調,PC是連接上游石化產業和下游消費電子、汽車、建築、醫療用品等的重要基礎原料,若PC出口不利也將影響酚等石化基礎原料之生產,盼政府單位給予溝通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