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媒承認外資企業遷出情況存在 現象僅屬「個別的、局部的」

大陸官媒承認外資企業遷出中國情況存在,惟僅屬「個別的、局部的」。(新華社)

大陸《經濟日報》發文指,近年有關外資撤離中國的論調不時出現,客觀地說,外資企業遷出中國的情況確實存在,如日本佳能關閉珠海工廠,蘋果公司將iPhone 14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印度。不過,文章稱,對於擁有近50萬戶外資企業的中國來說,上述現象只是個別的、局部的。

大陸《經濟日報》是大陸國務院舉辦、中共中宣部領導和管理的以經濟報導爲主的綜合性報紙。文章提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企業適時對產業鏈進行多元化佈局與轉移無可厚非,不值得大驚小怪。

文章稱,儘管疫情影響持續,2020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的規模依舊保持穩定增長。2021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投資規模增至1734.8億美元(人民幣,下同)。今年前8個月,全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927.4億元,按年增長20.2%。利用外資結構上也得到了持續優化,其中高技術產業使用外資表現尤爲突出。

文章稱,中國利用外資面臨着更加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存在一些影響外商投資預期與信心的不確定性因素。對此,中央下一步利用外資要繼續在「擴」、「穩」、「提」下功夫,通過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提升利用外資的能力與水平。

文章稱,擴增量就是要從解決外商投資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讓更多的外商投資能夠更加順暢地進入。穩存量是要以製造業爲重點,引導外資投向先進製造、高新技術、現代服務等領域。提質量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外商投資的促進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