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副外長馬朝旭訪問斐濟 專家:南太聯美澳抗中路線已定

2023年4月12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堪培拉同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安思捷舉行中澳外交部政治磋商。雙方就中澳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中國外交部官網)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本週訪問澳洲和斐濟,並舉行新一輪中澳外交部政治磋商,4月12日在坎培拉會見了澳洲外交貿易部秘書亞當斯(Jan Adams),討論了包括人權和戰略競爭等議題。

這是繼上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在坎培拉與澳洲國防部官員舉行雙邊安全會談後,再有中方官員訪澳。馬朝旭也是6年來訪澳的中國最高級官員。近期澳中兩國官員的對話與訪問愈發頻繁,兩國關係逐漸走向修復。

斐濟迴歸聯澳抗中路線

報導稱,馬朝旭下一站將訪問斐濟。太平洋島國與澳洲的關係極爲密切,近期斐濟的對華關係有明顯的變化。斐濟總理蘭布卡(Sitiveni Rabuka)一月宣佈,準備加強與澳洲的軍事和外交關係;停止接受中國爲斐濟警方提供的培訓;停止中國與斐濟警方的合作;終止斐濟和中國警方簽訂的《合作諒解備忘錄》;並暗示將驅逐在斐濟警察部隊工作的中國國家安全人員。

此次馬朝旭訪問澳大利亞和斐濟,引起國際間對於在太平洋島國區域,美澳同盟與中國角力變化的關注。

在澳洲上屆政府(莫里森政府)之前,斐濟比較親中,但2019年莫里森訪問斐濟之後,斐濟就轉向與澳美同盟結合抗中,因此馬朝旭訪問斐濟的成效值得觀察。

美國之音引述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赫爾(Richard Herr)觀察,在過去一年多裡面,太平洋島國愈來愈清楚應該同時用兩種角度看待與中國的關係,其一是經濟利益,另一個角度是安全環境。

他說:「對於能決定經濟合作在多大程度應該影響廣泛的安全環境議題的領導階層,這對於太平洋島國是一個新議題,結論是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可以,但安全合作不行。我想中國正在修正方向,因爲他們發現在太平洋島國要把經濟合作連結到安全需求,沒有那麼簡單。」

赫爾指出,去年5月底至6月初時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訪10個太平洋島國,雖然與一些所訪國家簽署了一系列以經貿合作爲主的雙邊協議,但是另一項涉及10國的區域警務、安全、漁業、數據和自由貿易區的協議卻被拒絕,這對中國是很沒面子的,也致使中國必須做出一些改變。

臺灣應以戰略價值鞏固南太外交關係

斐濟3月15日起恢復臺灣駐斐濟代表處名稱爲「中華民國(臺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Trade 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to the Republic of Fiji)及享有依據1971年《斐濟外交特權及豁免法》的外交特權。

斐濟上屆政府迫於中國壓力,於2018年片面將臺灣的駐在機構更名爲「駐斐濟臺北商務辦事處」(Taipei Trade Office in Fiji)。去年底斐濟大選,執政黨輪替,新政府經內閣會議討論,決議撤銷上屆政府決定,恢復原代表機構名稱「中華民國(臺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及外交特權。

太平洋島國中的所羅門羣島和吉里巴斯2019年紛紛與臺灣斷交後與中國復交。在斐濟1月25日宣佈停止中國與斐濟警方的合作後,吉里巴斯也宣佈將重返去年7月退出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重回對抗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擴張的陣營。

馬朝旭訪問斐濟,被視爲中國與臺灣在太平洋外交的角力動作。

中所合作引起南太警戒

除了斐濟之外,澳洲也在2003年至2017年間派遣維和部隊駐守於所羅門羣島,。在所羅門羣島發生反政府暴動時,斐濟也曾經於2021年派出50人部隊增援澳洲領導的維和部隊。

2019年,所羅門羣島與臺灣斷交後,北京迅速擴展在當地的影響力。當地基建工程越來越依賴中國資金投入。

去年4月所羅門羣島總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宣佈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全面安全協議,引起澳洲、美國、紐西蘭等民主盟國的高度關切。

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法學院學術主任赫爾表示,所羅門羣島與澳洲在經濟、安全、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已經有長久的歷史與深度互信,但也因此有些包袱。

他說:「索加瓦雷不希望所羅門羣島太過依賴澳洲,其實出自於他本人從未在選舉中以多數勝出,沒有強大的政黨支持,在所羅門羣島他是基礎不穩的。所以當北京端出經濟合作的牛肉,甚至是安全合作的提議時,索加瓦雷認爲來自中國的利益可以爲他贏得一些民衆的支持。」

赫爾認爲,中所安全協議反而讓其他島國對中國更加警戒,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其他合作可能也不會如預期般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