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低空經濟競賽提速 北京估增長4400億、南京開120條航線

陸低空經濟競賽提速北京估經濟增長4400億,南京開120條低空航線。圖爲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通航智造小鎮,學員駕駛輕型運動飛機飛行。(新華社)

澎湃新聞17 日報導,中國大陸低空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迅速興起,多地近日密集發佈相關政策加入「低空競賽」。北京要帶動經濟增長逾千億元,南京擬開通120條以上低空航線。

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局15日就《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徵求意見稿)》(《行動方案》)公開徵求意見。提出六大類20小類重點任務。涉及技術創新、產業鏈、監管運行、應用創新示範、基礎設施以及安全防範體系等方面。

據悉,低空經濟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內,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多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發展目標方面,上述《行動方案》提及,力爭三年時間,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臺幣4400億元)。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到2027年,培育10億元級龍頭企業10家,過億元產業鏈核心環節配套企業50家、技術服務企業100家。

應用場景形成示範,到2027年,圍繞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擺渡、城際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個以上應用場景,開通3條以上面向周邊地區的低空航線,基本建成網路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及低空應用生態。

其中,應用場景中,應急救援方面,加快房山基地建設,推進通用航空在全市開展應急通訊、消防滅火、巡檢巡查等領域應用示範。物流配送方面,依託延慶八達嶺機場開通西北物流支線等航線,構建無人機+公交物流配送新模式。城際通勤方面,建立大興機場與雄安新區,首都機場與天津、廊坊等地區的通勤航路航線,探索分體式飛行汽車城際通勤+城內擺渡應用新業態。特色文旅方面,在延慶、平谷、密雲等區發展低空旅遊、飛行體驗等產業。

構建低空航路航線方面。充分利用低空空域資源,結合市內各區低空空域實際需求,推進合理劃設航路航線,保障低空飛行器有序安全飛行。開展數位化飛行規則、自由飛行模式等低空航路航線智慧化研究,探索低空空域融合飛行管理機制。

在強化低空經濟發展區域協同聯動方面。支持將張家口機場打造成北京的公務航空配套基地,將八達嶺機場、密雲機場等打造成往來北京通勤機場,建設低空維修託管中心。

除了發佈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三年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外,北京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也於5月15日成立。將佈局建設市級「低空空域調度指揮系統和安全保障重點實驗室(中心)」,成立若干獨立研究團隊,開展產業關鍵技術的協同創新,力爭在1年內,形成1—2個成熟穩定、安全可靠、運轉高效的低空指揮調度系統。

同樣在5月15日,南京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實施方案》)、《南京市關於支持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正式發佈,力爭到2026年南京市低空經濟發展水平穩居大陸全國第一方陣。

《實施方案》提及,到2026年,南京市全市低空經濟產業規模發展超500億元,低空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達120家以上,建成15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建成240個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場(點)及配套的資訊化基礎設施,建成3個以上試飛測試場和操控員培訓點,規劃建設1—2個通用機場,開通120條以上低空航線;培育30個以上具備示範效應的創新應用場景,支持相關企業開發低空快遞物流、旅遊觀光、航空運動等商業應用場景。

其中包括探索「交通端」應用場景實踐。探索構建南京都市圈低空飛行服務網,支援發展都市圈城際飛行、物流運輸等多種類型的低空飛行服務,培育形成產品適用、價格合理、服務便捷的低空交通新業態。

澎湃新聞報導,今年以來,「低空經濟」在大陸各地迎來高速發展。據不完全梳理,除了近期北京和南京外,包括此前安徽、深圳、蘇州、瀋陽、太倉、武漢、天津、山東、長沙在內,已有十餘個省市今年來發布了圍繞低空經濟相關的行動方案或相關的徵求意見稿,以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