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半導體落後的原因

(圖/達志影像)

美國拜登政府於2022年宣佈一系列限制半導體技術輸出中國的措施。再加上2020年川普政府的禁令,意謂着針對最高端運算晶片,美國既不許中國向外購買,也不讓委外生產,更不允自己製造!這一拳紮紮實實地擊中了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阿基里斯腱。然而,中國半導體產業積弱至此,是因爲它啓動過晚或投入不足嗎?其實不然。當臺灣在1980年代開展半導體產業時,大陸也進行類似的計劃,投資規模甚至更大。但中國那一波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嘗試,最終以失敗收場,而臺灣則成績斐然。

在中共國家領導人中,江澤民創下多項第一的紀錄。他是第一位有大學學歷、第一位工程師出身,也是第一個遵循鄧小平設計的固定任期制,忠實執行政權的和平轉移。一般認爲,江澤民的主政期也是中共開國以來在政治、經濟和言論層面最寬鬆、最開放、進步最多的一段期間。然而,較鮮爲人知的則是江澤民於1982到1985年間創立、領導「電子工業部」的事蹟,這些工作與今天中國半導體業爲何仍受制於人息息相關。

中國在建國後就開始發展電子產業,早在1952年,就花費1億人民幣自東德引進技術,建立北京真空管廠(現爲京東方),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真空管廠。在電子人才的培養也開始得很早,1956年國務院制定科技發展12年規畫,將電子工業列爲重點發展目標,之後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設立半導體專業,於中國科學院成立計算技術研究所及半導體研究所,在石家莊建立河北半導體研究所(現爲中電集團13所),在四川永川縣成立固態電路研究所(現爲中電集團24所),在上海組建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等。這些投入陸續也產出一些成績,在1980年代初期,中國的自有半導體技術約落後美國6到8年,但明顯領先臺灣。

爲了集中精力發展電子產業,中國政府於1982年5月,將第四機械工業部、國家廣播電視工業總局、國家電腦工業總局合併,組建電子工業部,下轄約2500家科研院所和電子工廠,職工總數超過100萬人,主要研製通訊、雷達、電視、電腦、無線電等裝置。江澤民擔綱首任副部長,並於1983年扶正。在1984到1990年之間,中國各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大學,前前後後從國外引進總共33條晶圓生產線,如以每座300-600萬美元估算,總投資達1.5億美元。

中國在1980年以前對半導體技術的自主程度,以及在1970至1990年間對半導體制造技術的投資額,都遠大於臺灣。然而,30年後臺灣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卻遙遙領先中國,爲什麼?

首先,1980年代中國政府投資的33條晶圓生產線,多數不具商業價值,原因是電子工業部缺乏規畫產業政策的能力,及有效執行政策的權力,管理權下放給地方政府,造成投資亂象。

其次,1980至1985年間中國政府由於外匯短缺,不惜大開印鈔機,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及廣泛民怨。爲扭轉財政虧空局面,中國政府只好中途叫停大批研發項目,其中半導體電子業相關的研發單位就成了這個政策急轉彎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最後,1980/1990年代中國晶片業者大都兼作晶片設計與製造,定位爲IDM廠,競爭的對象爲當時技術相對領先的歐美日晶片公司。而臺灣則一開始就全力擁抱專業晶片製造的營運模式,因此促成無製造能力晶片設計公司的崛起,進而成功抓住了在1990個人電腦盛行世代乘風而起的大好機會。

(作者爲清華大學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