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體育園區閒置逾1年!招商窘境遭檢討 市府擬對策

桃園市龍潭體育園區完工後遲無廠商有意願投標,招商窘境被審計處點名檢討,體育局擬對策提升廠商意願。(體育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市龍潭體育園區工程分2期施作,審計處指出,最晚2020年9月應啓動OT促參流程以利銜接,但工程展延多次,2021年11月才正式完工。且首次招標時間落後1年並4度流標,園內設施去年3月驗收完成,至今年7月閒置16個月。體育局表示,已邀潛在廠商與相關單位研議,未來將朝競技運動培訓基地發展。

審計處指出,龍潭體育園區規畫興建曲棍球場、棒壘球場、環形步道、滯洪池及多功能運動暨管理中心,1、2期工程分別原定2020年5月、2021年7月完工,但經歷多次變更與展延,分別遲至2021年11月、2021年9月完工,且增加經費約6217萬元,佔原決標金額33.86%,超過決標金額3成,由市府自籌因應,增加財政負擔。

審計處提到,龍潭體育園區截至去年底,已投入興建經費約3億725萬元,包括教育部體育署補助1億4500萬元與地方自籌1億6225萬元,依2期工程預定完工日推算,最晚應於2020年9月啓動促參作業流程,以利完工後銜接,但2021年4月才首次公告招商,較應辦理日落後1年。

此外,龍潭體育園區可行性評估報告是以桃園國民運動中心開班狀況爲評估基礎,但龍潭區人口不到桃園區人口3成,土地面積爲桃園區2倍以上,換算人口密度較桃園區低逾8倍,卻以桃園區的開設情形推估,顯示分析未周全。據此,去年2次招商皆無廠商參與,雖改爲管理中心爲委外營運唯一範圍,5月第3次招商仍無廠商投標。

審計處表示,園區設施去年3月驗收合格,除曲棍球場與棒壘球場今年初委託公所代管外,其餘多功能運動暨管理中心驗收後,截至今年5月已閒置14個月,相關設施未營運使用且超過保固期,衍生額外管理成本約128萬元徒增支出,應儘速研擬改善對策避免營運期程持續延宕。

體育局迴應,工程發包階段因預算不足,保留必要工程項目,部分減項後發包,取得中央補助後辦理變更,增回原設計項目,另因物價上漲影響,結算金額高於原決標金額。

針對多次流標,體育局說明,前2次流標經檢討後降低初期投資金額,盼提高廠商意願,並於去年7月分割委外範圍,僅主建物委外營運,修正後2次招商也無廠商投標,已於7月邀潛在廠商、青年局與觀旅局研討交流。

體育局強調,該園區除考量全民運動外,也肩負標準競技賽場任務,擁有符合全國正式比賽標準的曲棍球運動場,故針對委託經營問題,經通盤考量,未來將朝競技運動培訓基地發展,結合民間力量,解決招商不順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