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新”年味,先說說這六個

(原標題:龍年“新”年味,先說說這六個)

年味是一種記憶,是兒時的新衣、家裡的味道,總讓人眷戀。

年味更是一種體驗,每年春節,我們都共同豐富着過年的體驗,拓展着年味的內涵。一代又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擁抱春節。

這個春節,多了哪些“新”年味?

“國潮”味

作爲傳統節日的春節,與代表時尚消費的“潮品”迎面相遇,“國潮”繪就了透着文化自信的新年味。

從花樣百變的龍年盲盒到軟萌可愛的熊貓舞龍擺件,再到酷炫的金龍機甲變形玩具,這個春節,以龍元素和生肖文化爲創意的“生肖潮玩”成爲年輕人喜愛的新潮年貨。

△“冰墩墩”的龍年新春特別版“龍墩墩”

除了“玩什麼”,“穿什麼”也是年輕人的個性表達。1月以來,某電商平臺上“拜年服”一詞的搜索量同比增長了5.6倍,其中,“女童馬面裙”相關搜索量更是同比增長近40倍。喜慶的“國風拜年服”,成爲很多年輕家長給孩子購置新衣的新選擇。

“馬面裙”可以說是龍年春節最潮的時尚單品,各式各樣的馬面裙成爲很多年輕人的“新年戰袍”。在傳統樣式和工藝的基礎上,不少設計師不斷嘗試加入新元素、新設計,探索傳統服飾和現代生活的相互融合。

在總檯龍年春晚的舞臺上,創意節目《年錦》驚豔全網。從舞臺上到生活中,傳統服飾文化都在“圈粉”更多人。

“鄉土”味

春節時的鄉村,更有記憶中的年味深長,總能喚起我們心底的鄉愁。

鄉土之間,迎春接福、拜神祭祖等老傳統依舊隆重,“村晚”“村超”“村BA”、年貨大集、非遺技藝展示等新年俗越發火熱。

傳統民俗與新鮮活力凝聚,鄉村文旅在這個春節進一步熱起來,讓這個年充滿了“鄉土味”。

相關平臺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鄉村民宿預訂量增長強勁,同比去年春節增長近200%。

△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

在貴州省榕江縣,“村超”“村晚”合體上演,吸引了上萬名觀衆觀看,球場外的年貨大集市也熱鬧非凡;在安徽黟縣,常住人口只有500多人的柯村,因爲舉辦“村晚”,迎來1500多人“圍觀”,線上線下農特產品銷售額達30多萬;在廣西柳州程陽八寨,獨特的侗鄉年味“圈粉”八方遊客。

△貴州省榕江縣“村超村晚”年貨大集市

各地鄉村的非遺年貨也在春節市場上備受歡迎。汪滿田魚燈本是安徽歙縣汪滿田村的民俗,春節期間遊村的大魚燈長達8米,如今,各種小尺寸魚燈作爲文創產品走向市場,每年銷售額超過20萬元。

△往年“汪滿田魚燈“嬉魚燈會(上)、小尺寸魚燈(下)

春節前夕,文旅部推出“鄉村四時好風光——遊購鄉村 歡聚過年”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68條。春節正成爲一個絕佳的契機,有效推進鄉村農文旅融合,帶動鄉村旅遊、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非遺文創銷售等相關收入大幅增長。

“他鄉”味

今年春節假期達8天,“探親+旅遊”成爲過節最熱的打開方式,“家鄉味”“他鄉味”一網打盡。根據旅遊平臺大數據統計,除夕和大年初一,國內旅遊訂單同比增長102%。

北方有雪花、南方有繁花,南北“互換”過大年。攜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哈爾濱旅遊預訂訂單同比增長超14倍。而三亞、昆明等北方遊客喜歡的避寒遊城市,預訂訂單同比增長分別超2倍、超6倍。

△哈爾濱松花江畔遊人如織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城更有性價比。去洛陽吃水席、去上饒打年糕、去百色“送大糉”、去柳州嗦螺螄粉……不擠不貴、好吃好玩的“小機場”城市成爲“黑馬”。

△河南洛陽,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燈火璀璨

不想離家太遠,那麼就在“兩小時高鐵圈”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遊吧。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截至大年初一,春節假期“兩小時高鐵圈”短途遊的搜索量同比增長7倍。

今年,出國跨年的人也多了起來。根據預測,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口岸日均通關人數將達180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增長約3.3倍,與2019年春節相當。而隨着新加坡、泰國等紛紛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籤政策,這些國家正成爲春節假期我國遊客最熱門的出境遊目的地。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佈置龍形雕塑

此外,郵輪旅遊也新晉成爲春節出遊的熱門。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春節期間的班期早在1月初就已被預訂一空。

回家過年,年味是家人閒坐、燈火可親,旅遊過年,年味是親人相伴、風景怡人,變的是美好生活的打開方式,不變的是最暖心的團圓味。

“洋”味

“智利超90%出口車釐子,都來了!”

根據央視財經2月7日報道,智利當季車釐子對我國出口量已經超過36萬噸,在總出口量中的佔比由上季的88%上升到92%。

大家的年貨,早已不再是瓜果糖茶“包打天下”,這些年來,越來越多進口水果、海鮮端上年夜飯的餐桌,朱頂紅、鬱金香等進口年宵花扮靚客廳,進口美妝、潮品列入年貨清單。

“洋年貨”融入中國年,年味中多了一抹“洋”味道。

線上,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紛紛加大進口商品備貨力度,讓大家足不出戶買全球。剛剛從港口運來的進口商品就被馬不停蹄送進倉庫,消費者下單後,商品直接從國內倉庫發貨,絕大部分都能實現次日達、兩日達。

△跨境電商年關持續發貨

線下,各地紛紛舉辦以進口爲主題的年貨節。在浙江義烏,購物節匯聚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種“洋特產”;在廣西,東盟進口年貨大促、RCEP好物專場促銷等多場活動輪番上演;在陝西西安,來自中亞及歐洲的進口食品擺滿貨架……

△山東臨沂,顧客購買進口零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運期間,中歐班列進口商品保稅店在多趟高鐵列車上設置了移動售賣點,將進口保稅商品“搬”上高鐵列車,讓回家的旅客在旅途中也能體驗到“全球購”。中歐班列把“中國製造”送往全球各地,也把世界各地特色優質商品源源不斷地帶來國內。

爆米花味

伴隨中國電影市場近年來的蓬勃發展,看電影早已成爲中國人的文化新年俗,年味中也多了影院爆米花的味道。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2月10日—2月17日)首日大年初一票房達13.65億,觀影人次超2594萬,均超過去年春節檔首日成績。截至2月13日18時24分,2024年春節檔檔期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5億元。

今年,共有9部電影官宣定檔春節檔,從片單來看,全部是國產電影,喜劇片佔主導,主打歡笑過年。

國家電影局還聯合11家金融機構發佈春節檔優惠觀影舉措,各地也發佈形式多樣的惠民讓利觀影活動,電影平均票價有所下降,吸引着更多人走進電影院。

國產電影扎堆上映,國產最新放映系統也爲觀影帶來新體驗。

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影院顯示屏系統亮相多家影院。這款名爲中影CINITY LED的顯示屏系統,具有我國核心自主知識產權,能使電影畫面更清晰、色彩更絢麗、影像更流暢、細節更豐富、動作更連貫。

新鮮味

隨着時代發展,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產品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年味也添了許多頗具時代感的新鮮印記。

開着“新”車回家過年,成爲今年春節一道靚麗的風景。

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佔汽車總量的6%。今年的春運路途中,新能源汽車的出行量和充電量預計都將創下歷史新高。

不少車主表示,今年開新能源汽車回家過年,更從容了。截至2023年底,全國95%的服務區都配建了充電設施,而且充電樁下鄉也在加快推進。河北邯鄲一名村民說,充電問題解決了,“不僅能開新能源車返鄉,還能開着去拜年、走親戚”。

新鮮味在輪上,也在指尖。隨着直播電商的興起,越來越多消費者在直播間選擇心儀的年貨。直播電商不僅成爲年貨消費新引擎,“助農直播”也讓更多農產品走出深山。

與此同時,傳統電商也在發力,共同推動2024年網絡消費實現“開門紅”。數據顯示,“2024全國網上年貨節”開展至今,網絡零售額已接近8000億元,比去年農曆同期增長8.9%。

△江蘇南通,志願者直播銷售鄉土年貨

此外,智能手錶、無線耳機、智能小家電等科技智能商品列入年貨清單,拜年表情包、壁紙、紅包封面等“電子年貨”成爲年輕人心頭好……與時俱進的年貨購物車中,也多了不少新鮮味。

新的年味,見證着時代的發展變遷,展現着當下的美好生活,承載着我們對未來的期盼。

一個個充盈的年貨購物車,一處處人潮涌動的商場,一次次歡聲笑語的闔家出遊,紅紅火火的年味,照見的是熱氣騰騰的生活,更是活力滿滿的經濟。伴着這樣紅火的開局,讓我們共同開啓龍騰虎躍的甲辰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