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千年經典成永恆 北市國重現《白蛇傳》、《黃河》

北市國首席指揮張宇安,將經典作與新作相互輝映,展現國樂當代演奏與詮釋的新意。(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經典與傳統相互輝映,臺北市立國樂團在12月3日將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辦「流轉千年」音樂會,曲目包括問世超過40年的《黃河》鋼琴協奏曲以及超過30年的《白蛇傳》笛子協奏曲,同時還有委託新作《歲樂足跡》,經典作與新作相互輝映,展現國樂當代演奏與詮釋的新意。

北市國首席指揮張宇安表示,樂團長期委託作曲家爲國樂團譜寫作品,作曲家有資深前輩作曲家,同時也有新秀,在曲目規劃安排上以新作和經典作穿插,很有對比性,他幽默表示,「這樣的對比性,就像是吃東西時,先吃甜食,再吃辣的食物,會更能體會辣的滋味;輕快的樂章皆在慢板樂章之後,也會覺得更輕快,觀衆順應着經過鋪排設計的曲目安排,聽一場音樂會,這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張宇安表示,在資訊量爆炸的年代,有太多選擇有時反而不知道怎麼選擇,「我會從觀衆角度出發,如果我走進音樂廳,會希望聽見和感受到什麼事情?我認爲對比性是我想要強調的事。」

張宇安表示,這次將演出作曲家陳能濟的經典曲《八千里路雲和月》、羅偉倫《白蛇傳》與冼星海的《黃河》鋼琴協奏曲等,都是經典又膾炙人口的作品,「我們可以聽見作曲家在譜寫時,對現代國樂曲的思考,他們對於西方功能和聲的取捨和應用,也很令人驚豔,運用西方音樂語言,但是嘗試創造一種新的語言,可以看見他們的努力。」

張宇安表示,他從這些經典作品中獲得體會和學習,東方音樂有自己的面貌,不必然需要複製西方音樂的交響樂,「仔細研究樂譜,可以找到很有價值的東西。」

這回北市國也委託了作曲家陳樹熙譜寫新作《歲樂足跡》,將在音樂會上世界首演,陳樹熙的組曲曲材客家歌謠與上海時期流行音樂,同時也融入了他年輕時對臺北的印象。

張宇安表示,這部作品擁有許多聲景描寫,「像是人生的記憶、生活的環境,還有臺北市的交通壅塞等,都在作曲家的筆下可以聽見。」

擔任北市國首席指揮,張宇安表示,國樂團在經典曲目上的詮釋彈性很大,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新嘗試,爲此讓音樂有更多活水和活力。

臺北市立國樂團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