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賢 用傻瓜精神推廣有機與香椿

新竹市創新創業協會至嫩馨農場與創辦人劉信賢(前排右四)進行交流。 圖/劉信賢提供

從第一年插技,培養的小樹苗只存活了50棵,到如今在花蓮及高雄契作超過7萬棵香椿樹,香椿達人劉信賢就是用這種「傻瓜精神」,整整花了近二十多年,將蔬菜中最具健康價值之一的香椿,以天然有機的栽種方式,並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商品慢慢的推向消費市場,也獲得消費者廣大的認同與愛用。

在劉信賢種植香椿的發源地「嫩馨農場」中,不時可以發現在土坡中有大小不一的山洞,劉信賢告訴我們這些逾百個小山洞都是穿山甲的家,穿山甲只會選擇沒有生態污染的山林築巢,同時因喜食白蟻也讓農場蟲害減少,土地變的健康,種植的香椿也會在有機農法下成爲健康的食品。

劉信賢三代務農,農村由於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不僅造成大地的浩劫,這些吃進去的食物,長久下來難免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也可以說,他的起心動念就是希望人們能吃到健康的食物,所以原本在食品廠工作的他在40歲時離開公司回到新竹家鄉,選擇曾經在師姐家吃到的香椿水餃做爲人生再出發的起點。

椿樹,自古即有「父親樹」及「長壽樹」之稱,是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的植物。但劉信賢在香椿的發展始終進步緩慢,家人們也多次勸他放棄轉投他業,但不服輸與不忘初心的他卻始終不曾動搖,依舊本着有機健康的信念去努力經營與研究香椿樹,也終於在2017年迎來發展的契機。劉信賢說,那年我向行政院科技部取得五張香椿的研究專利技術轉移,政府跨部會提供香椿的研究資料,讓他能夠運用這些學者專家們研究出來的萃取方法,將香椿樹製作膠囊型態的健康食品,這也是劉信賢敢向農民契作7萬多棵香椿樹的底氣。

劉信賢運用香椿樹製成的商品除膠囊的健康食品外,香椿幹拌麪和香椿茶最受歡迎。他說,香椿味道有其特殊性,如果單純做成食品,一般民衆不太習慣這種味道。於是除了膠囊食品外,劉信賢絞盡腦汁找出適合香椿的商品,他認爲喝茶是臺灣人的習慣,於是找到一家可在烘焙後去除香椿葉味道的廠商合作製茶。但幹拌麪的靈魂香椿拌醬就只能自己不斷嘗試,他也不知道在研發拌醬時倒掉了多少盆實驗品,總算食品業的背景讓他找到最佳的黃金口味,就是現在賣到缺貨的香椿幹拌麪。

劉信賢是臺灣最大的香椿供應商之一,參加過逾千場的香椿研討及演講,對他來說奮鬥大半輩子去推廣香椿是他的使命,尤其是能爲這片土地的覆育及人們的健康盡份心力,並堅定持續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