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迴歸產品、服務、價格
劉強東:迴歸產品、服務、價格
7月27日有報道稱,劉強東於6月底在北京總部大會議室內召集了採銷、產品、營銷等多個部門數千名員工聽了一場“東哥大講堂”。
現場,劉強東將過去二十年來京東的增長經驗,總結歸納爲20條增長方式。主要圍繞產品、服務、價格三個方面,他給出了20條直接、細緻的指導,要求每一位員工都熟記、並提出針對自己業務的改進方法。
比如在產品方面,劉強東認爲應該把京東做成一個品牌商品搶先發布的渠道,要在官方發佈新品前就上線到京東。至於長尾商品則同樣重要,他強調“沒有長尾就沒有暢銷”,而這一點需要更多的第三方賣家來實現;
價格方面,劉強東明確表示要和競爭對手打價格戰——只要是影響京東品牌心智的品類(3C、家電等),要“堅決幹架”。他還計劃納入品牌商的力量,一起治理京東平臺外的價格體系;
而對於“服務”這一京東的核心競爭力,劉強東關注到“百億補貼”的限購政策,要求不能因爲少部分“羊毛黨”來搶購低價商品,而使用限購等手段影響正常的用戶體驗。
關於京東如何迴歸“服務”,劉強東給出了四條增長策略:服務驅動、產品驅動、技術驅動、關係驅動。
具體措施包括提升App交互體驗、廣告/推薦千人千面等等。
或許是受此影響,就在日前,京東對平臺客服功能進行了一次全新升級,正式上線“視頻/語音客服”。
具體來說,商家可以在移動端京麥的會話頁面點擊“視頻通話”,再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語音通話”或“視頻通話”,就能直接向客戶發起通話。
商家成功發起視頻通話後,客戶頁面也跟平時接到電話類似。只不過接通以後商家默認開啓攝像頭,客戶攝像頭則默認關閉,這一機制顯然也有保護用戶隱私的考量。
這一方面大幅提高了商家和消費者的溝通效率,另一方面也讓商家掌握了主動權,便於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
不難想象,未來通過客服視頻電話,售前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得到更加專業的指導,商家也能提高成單率;售後消費者可以更高效地解決問題,也降低了商家的退貨率,可謂是買賣雙方的共贏。
而對於京東來說,“視頻客服”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切入點,卻可以極大地提升用戶體驗。這也意味着京東聚焦“低價”戰略的同時,其也沒有忘了繼續加碼自己最大的優勢——服務。
圍繞消費者需求,京東加碼服務體驗
京東CEO許冉在此前的618演講上提到:“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們會將更多的精力側重在多和省方面,通過打響低價心智,進一步去觸達廣泛的下沉市場用戶。”
這番言論,也被視爲京東勢在必得下沉市場的宣言。
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冉的後半句也提到,低價其實是一種系統化的綜合能力,根植於京東多年的供應鏈投入。換而言之,低價的背後,應該是京東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高的運營效率:
“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實現優品低價,確保價格打折,商品的品質不打折,我們的服務不打折,真正讓每一位用戶在每一次購物中都能夠體會到多快好省。”
在保證“好”和“快”的前提下實現“多”和“省”,這纔是京東的最終目標。而它上半年的一系列動作,也是在往該目標持續推進:
先是“撒網”。京東的“春曉計劃”,爲其引進了大量第三方商家,顯著豐富了商品池。據京東披露,第一季度新增商家數量超過了240%。
與此同時,爲了提高第三方賣家的經營意願,京東還推動了自營和第三方賣家的流量平權,並徹底開放第三方物流入駐,不再要求使用京東物流。
這幾項改動,毫無疑問利好了第三方賣家,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加了曝光。他們的涌入,也讓京東的商品豐富度得到了顯著提升,自然也包含京東自營較少涉及的一些低價商品。
然而,原本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京東最大的優勢就是商品、客服和物流的品質。第三方商家數量的急劇增長,也引發了消費者的顧慮:發貨和售後都不是京東,運輸也不是京東物流,商品和服務質量還能得到保證嗎?
也是因此,在第三方商家數量逐漸飽和後,京東開始了“收網”。先是組織架構的調整,取消京東零售事業羣后,京東自營也不再侷限於高利潤商品。
4月正式修訂實施的《京東開放平臺發貨管理規則》,將發貨時效從“48小時攬件”改爲“按照Promise承諾發貨時效完成發貨及攬件”。幾天後,承諾時效功能升級,京東平臺商品發品必須綁定發貨時效,商品主要類目發貨時效可支持綁定的上限是48小時發貨。
也就是說,京東的第三方賣家也必須遵守48小時發貨的規則。考慮到攬收等所需的時間,這一規則也潛在推動第三方商家選擇履約效率更高的京東物流。
前不久,京東自營也進行了調整,首次向所有第三方賣家開放供貨。這意味着京東自營的商品池將得到進一步擴充,消費者在享受更豐富商品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京東自營和京東物流的高品質服務。
從京東的一系列調整來看,大力引進中小商家補充貨源以後,平臺也在持續外擴“護城河”。這次推出“視頻客服”解決細分場景的痛點問題,也佐證了京東還在繼續加碼服務品質。
顯然京東也清楚,如果在這一輪低價競爭中失去了自己最大的優勢,那纔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用戶體驗一直是電商競爭焦點
相比往年,今年電商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有目共睹,爭奪的目標也不僅有中小商家、下沉市場,甚至還有娛樂主播等等。
但這些競爭說到底,還是爲了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通過提升用戶體驗擴大市場份額。
而所謂的“用戶體驗”,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平臺是否提供了“多快好省”的商品和服務、售後有沒有達成滿意的結果、商家的營銷方式有沒有造成騷擾……這些都能影響到消費者對一個平臺的直觀感受。
平臺們能做的,則是集中於對消費者需求的逐步滿足。
除了京東開始通過“視頻客服”等方式滿足細分場景需求以外,其它平臺也都有着自己的策略。
比如馬雲表示要“迴歸淘寶、迴歸用戶、迴歸互聯網”以後,淘天開始了積極轉向。外界最容易看到的變化就是其對於中小商家的扶持,品牌和中小商家的流量曝光進一步得到平衡。
但與此同時,這一變化背後的另一層目的,則是讓具備任何消費能力的用戶,都能在淘天得到滿足。
而淘寶的內容化,以及“夜淘寶”的推出,更是讓沒有明確購物目的用戶也滿足了需求。
另一邊的拼多多,則是進一步貫徹原有戰略。在前不久的一次專訪中,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直言,拼多多的最高優先級一直是消費者:“我們把消費者體驗放在所有指標的優先級,不會對消費者分層,因爲這事不合理,也沒有道理。”
從主流電商平臺的態度來看,所有的競爭、所有的變革,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提升用戶體驗的原點。
但是當各個平臺保障用戶體驗的機制逐漸趨同時,像京東這樣尋求更加細化的場景、解決更細分的痛點問題,或許纔是穩固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作者 | 李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