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0℃的嚴寒震災:中國甘肅大地震,已知至少111人死亡、236人受傷

中國甘肅省積石山縣(全名爲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深夜強震,至少111人死亡、236人受傷。圖爲受災較嚴重的陳家村,部分磚造民房完全倒塌。 圖/新華社

零下20℃的嚴寒震災:中國甘肅大地震,已知至少111人死亡、236人受傷

「整個房子都在抖,逃生後手和腿還一直在抖,剛跑出來,山上的土就砰砰往下掉……」中國甘肅省的積石山縣,在12月18日深夜發生規模6.2地震,截至19日上午,已知在甘肅、還有鄰近的青海在內,至少造成111人死亡,236人受傷,甘肅省房屋倒塌4,782棟。當地的餘震不斷、多處房屋倒塌,由於事發於凌晨,地震發生時甘肅積石山縣最低溫是零下-20℃,冬季低溫和電力、通訊的中斷,讓此次救援難度大幅增加。

地震發生於12月18日的深夜11點59分,位於中國內陸的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規模6.2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積石山縣爲簡稱,其全名爲「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爲回族自治州下屬的縣級單位,人口數將近24萬人。

在地震發生後,後續的餘震不斷,根據中國當局的說法達到餘震140多次,其中最大規模有4.1。在中國社羣平臺和新聞媒體捕捉到的災區畫面中,當地平房多處倒塌、還有磚混結構的房屋也受損崩塌,部分地區傳出斷水斷電、通訊也完全中斷的情形,但具體的區域範圍尚未明朗。

截至12月19日上午,地震災情已知造成111人死亡(甘肅100人、青海11人),236人受傷,甘肅省房屋倒塌4,782棟,現正持續派員進駐災區地毯式救援當中,死傷人數很有可能會再更新。

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深夜發生規模6.2地震,由於震源深度僅10公里,當地不少建築受損、倒塌,災民只能在零下十幾度的戶外過夜。圖爲災民巡視殘破的社區街道。 圖/中新社

甘肅省積石山縣深夜發生規模6.2強震,由於冬日低溫將近零下20度,救難隊員以棉被裹住傷者緊急運送離開。 圖/路透社

甘肅省積石山縣深夜發生規模6.2強震,救難隊員在深夜挖掘倒塌的牆磚、試圖尋找生還者。 圖/路透社

因爲一下造成大量死傷,中國社羣平臺微博在19日清晨也出現了熱搜關鍵詞:「#甘肅地震已致111人遇難#」,紛紛在網路上祈福哀悼;不過關於實際災情如何,一方面受限於當地災後造成的通訊和電力中斷,難以在第一時間回報詳情;另一方面官媒除了強調「習近平已做出重大指示、李強做出重要批示」等等指示救災的官樣文章之外,也沒有太多細節和災情概況報導。

「整個房子都在抖,逃生後手和腿還一直在抖,剛跑出來,山上的土就砰砰往下掉……」一名倖存者向中國的新聞媒體如此表示。就當事人的說法,賑災可能也有造成當地的山體崩落。

對於災區雪上加霜的是,此時正值當地冬季低溫的嚴寒氣候,地震發生後的凌晨最低溫達-20℃,到19日白天的溫度也只有-5℃,低溫中無論對於受傷災民、受困者、或是救災人員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此外,低溫嚴寒對於救災物資的輸送也造成困難,爲避免在災區情況未明的狀況下涌入大批人力和物資,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在19日上午也宣佈,請外界不要貿然進入震災區,以免造成交通擁擠和妨礙救援。

甘肅省並非第一次發生規模6以上的強震。甘肅地形構造複雜,地處板塊擠壓作用的區域,在這一次的積石山縣地震發生後,有中國的專家對新聞媒體表示,初步研判爲「逆衝型地震」,即是指逆斷層——斷層面上方的上盤岩層,沿着斷層面向上逆衝到下盤岩層的上方,導致震動幅度增大。

甘肅前一次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是2013年規模6.6的定西地震,位於甘肅定西市的岷縣、漳縣交界處,造成95人死亡、超過1,000人受傷,影響的受災人數達90萬人。而死亡人數最多的,則是發生於1920年甘肅「海原大地震」,震央位於甘肅省海原縣、規模8.5,根據資料死亡人數超過23萬人以上,爲中國最爲慘重的地震之一。

中國甘肅地區近日夜晚氣溫可低至零下15度,從家中逃出的老年人只能裹着棉被、圍在炭火旁邊取暖。 圖/中新社

中國甘肅省積石山縣深夜11點59分發生規模6.2地震。圖爲一名政府員工檢視着因地震倒塌的斷垣殘壁。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