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減塑不及格 綠色和平籲龍頭企業擔先鋒

針對評比結果,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對於沒有企業減塑合格,我們感到憂心,塑膠已是全球危機,臺灣也無法置身其外,製造和使用大量一次性塑膠的企業,應該擔負起責任,問題是,通路業者是否願意爲大量的塑膠負責,並且立即採取行動。

綠色和平以減塑政策、減量行動、資訊透明、倡議與創新等四個範疇,完成最後評比結果。總分爲100分,第一名是全聯得分爲22.7,在資訊透明的表現尤爲突出,提供了多項一次性塑膠包裝和製品於2018年的使用總量,並預計在2020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揭露塑膠使用總量;減量行動上則已全面淘汰PVC保鮮膜,即將全面停止提供塑膠湯匙。

全家與Costco好市多並列第二,得分16.5;全家在資訊透明部分,同樣提出預計在2020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揭露塑膠使用總量;倡議與創新上,在離島小琉球的分店加入租借杯計劃,以及在臺南的25間分店加入二手袋計劃,這些方案實踐了重複使用的思維,因此得分較高;好市多是唯一有全球永續包裝政策的業者,然而未能得知在臺灣的實際執行狀況,不過,好市多全面不提供塑膠購物袋給消費者,值得業界參考。

第四名的統一超商7-11得到15分,在資訊透明上揭露部分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採購量,包括PLA材質咖啡杯、霜淇淋杯與思樂冰杯,總數23,682,900個。第五名則是家樂福,雖然沒有回覆問卷,從公開資料上得知,在倡議與創新方面,與政府合作一些實驗性計劃,如回收塑膠膜、提供環保押金袋等,此外也有自備容器優惠,於宜蘭店不提供塑膠袋等措施,在各零售業者中表現較爲突出。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總部有全球減塑政策,但我們未能得知臺灣分公司的落實狀況。

綠色和平今年開啓「超市減塑」專案,根據營業額與分店數盤點出全臺九大零售通路企業,於五月首次記者會後,向九家企業發出《零售業塑膠使用調查問卷》,依據企業回覆問卷的內容,以及透過公開管道可取得之資料(包含官方網站、年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媒體報導等),作爲評比依據,九家企業中有七家回覆,只有家樂福和大潤發沒有回覆問卷。綠色和平在歐美等地辦公室也發起「超市減塑」,採用相同的評分機制,我們期待臺灣的超市得分至少60分,才能稱爲合格。然而,總分100分,目前各家得分都偏低,顯示在減塑議題上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張凱婷表示「各家在『減塑政策』和『減量行動』表現都較差,沒有一家企業提出完善而系統性的減塑規劃,大部分企業圍繞在『可回收材料』、『轉換成其他一次性材料』或是『單一產品的包裝輕量化』等方式,然而這些對於整體塑膠減量都沒有幫助。我們期待這些零售通路企業,能提出完整的減塑政策,具體的減量計劃和時程,同時能保持資訊公開透明。」張凱婷強調「我們明白要全面淘汰一次性塑膠不是很簡單的改變,然而我們也對得分較高的領導品牌—全聯、家樂福、統一超商和全家便利商店寄予厚望,期待這些龍頭企業能發揮影響力,率先提出承諾,成爲減塑先鋒。」

綠色和平會持續跟這些企業保持聯繫,監督企業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的進度與成效,未來將會持續進行評比、發佈報告。綠色和平今年初發起「超市減塑」專案,通過兩次公民科學調查行動發現全臺十大零售通路中77%的產品有塑膠包裝,以及六都民衆每週從這些零售通路可能買回超過2.2億件塑膠。減塑已是全民共識,從三月中開始,綠色和平發起超市減塑連署,至今已經超過12萬人響應,每週都有數以千計的民衆加入連署,我們期待企業能擔負起對環境的責任,並正面迴應大衆對超市減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