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應止戰非備戰 賴正鎰:義務役延長爲6個月即可

領導人應止戰非備戰 賴正鎰:義務役延長爲6個月即可(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對於總統蔡英文國安會議拍板,94年次的義務役男兵期,從4個月延長到1年,並強調爲「國安備戰」,商總主席賴正鎰今日表示,國家領導人應該設法止戰,而非一昧加強備戰,若兩岸維持和平,哪會有戰爭?若維持正常國防需求,他主張應延長爲6個月,省下來的義務役薪資就可購買精銳武器。

賴正鎰解釋,內政部公佈的92年次兵齡男子調查結果,人數僅11萬8000人,已經是近十年來新低,未來年滿18歲的青年人數預估持續銳減,國軍募兵將面臨挑戰。

2000年出生人口還有30.5萬人,隔年起大減爲26萬人,到了2005年出生人口僅爲20.5萬人,2022年只剩下13.9萬人,若新生兒一半爲男性,只有15萬到12萬名役男如果再扣除替代役或判定免役者,每年役男約僅剩11萬人,女性軍士官也只有3000人。

志願役不足原因在於薪餉太低,賴正鎰建議,應該先從志願役薪水從3萬提高到5萬,役男服志願役也可望提高,募得人數可望增5萬人,就可達20萬人,以每人每月薪餉增加2萬元,每年國防預算增加240億元。

蔡總統宣佈恢復徵兵制,從4個月增爲12個月,雖可增加5萬人義務役,但多出8個月軍餉支出,以每人每月薪餉6300元調高爲2萬6500元,增加2萬元,每年國防預算約增加160億元,這還不包含吃住與保險,年終獎金等固定支出。他認爲不需要延長到一年,只要6個月應該就足夠,5萬人可再減少6個月的薪餉,省下的120億元就可以拿來汰換老舊武器,購置精銳武器。

蔡英文提到「和平不會從天而降,和平靠國防,國防靠全民,唯有能戰才能止戰。」賴正鎰認爲,政府應該給百姓免於恐懼的自由,百姓絕對不希望看到戰爭,也都抗拒加入戰爭,作爲領導人應該是要「設法止戰而非加強備戰」,政府應該加速恢復與大陸溝通管道,維持穩定和平的經貿交流,加強內需經濟消費,而非一昧只想着戰爭打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