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鬱婷摘臺灣首面奧運拳擊金牌 體育課仍被性別困住
▲ 臺灣「拳後」林鬱婷在巴黎奧運女子拳擊57公斤級冠軍賽成功奪金,在頒獎臺上難掩激動情緒,流淚感謝一路以來支持她的人。(圖/路透)
● 文/性平教育20年學生倡議連線
我國女子57公斤級拳擊國手林鬱婷在11日凌晨以「5:0」的好成績擊敗波蘭好手塞雷梅塔(Julia Szeremeta),創下臺灣拳擊項目史上最佳成績,爲臺灣再拿下一面奧運金牌!連線成員除了深受林鬱婷的運動精神感動之外,也爲她一路以來承受的性別質疑感到心疼。因此,本文希望點出在校園體育中的種種性別困境,在金牌之後能夠讓校園中的性別平等再進一步。
卓越的男人是神 卓越的女人卻是男人?
臺灣拳擊國手林鬱婷征戰巴黎奧運,善用修長體態與紮實技術,克敵制勝,振奮人心。然而在擂臺之外,卻有諸多認爲他性別不明,主張他「不符合特定生物性徵與數值」的指控,要求運動員自證。
當爭議浮現時,許多護航者努力提出各種「證據」來證明林鬱婷的女性身份,然而我們卻認爲這可能落入父權制度的陷阱。性別建構牽涉權力的分配與鬥爭,女性運動員在體育史中,常被以「保護」之名排除在場域之外。就算是爭取到競技體育參賽權,許多人仍以維繫運動公平性與安全爲由,進行一連串以保護爲名的性別審查與限制。從過去女性必須脫去衣物、展露生理器官,到今日仍以各種「科學」方法試圖爭取「真女人」的定義權。我們想問,究竟是誰能夠定義何謂真女人?他又憑什麼能夠決定呢?
▲ 許多人努力提出各種「證據」來證明林鬱婷的女性身份,然而此舉可能落入父權制度的陷阱。圖爲網友找出、轉貼的林鬱婷18歲青澀模樣。(圖/翻攝自YouTube/公視點點愛)
父權社會對女性的規範和期待,使得不符合既定性別氣質與外貌的女性備受質疑。這些質疑往往以一種後驗的形式存在:因爲運動員的優異表現,使得「不符合社會性別想像」突然成爲理由,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一套性別審查機制,除了傷害那些得不斷給出證明的順性別女性,同時也排除了跨性別與非二元認同者在運動場上的參與機會。此外,這一系列判準不只關乎性別,也涉及了有色的身體在當代跨國種族政治下遭受的壓迫。例如:本次被J.K. Rowling點名的兩位女選手,一位來自臺灣、一位來自阿爾及利亞,都來自非西方國家、都是有色女性。難道有色的身體被認爲是「有問題的」純屬巧合嗎?或許其中更隱含了種族、膚色與國際地位的權力政治誰有權力,且爲什麼有權力定義誰是女人?首先值得我們注意。
再者,哪些條件被當作劃界的判準用以維繫賽事的公平性?號稱客觀、科學的染色體或睾固酮濃度標準只是諸多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之一,否則我們大可直接以測量數值來決定名次,不需要在乎運動員的技藝與養成。若運動賽事真的要排除各種先天的「優勢」,是否還得考量腳掌大小、手臂長度、心臟溶氧率、身高等條件?更甚至是那些運動員間後天的不對等,如裝備、訓練資源,乃至家庭背景、國家條件,又該如何衡量?
▲ 本次被J.K.羅琳點名的兩位女選手,來自臺灣的林鬱婷、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克莉芙,都是來自非西方國家的有色女性。(圖/路透)
換而言之,安全與公平被認爲是運動場上的重要條件,但由一系列性徵、賀爾蒙、染色體排列建構出的二元性別身體想像,並不一定是維持「公平」的有效答案——甚至可能是在維繫一個「女人必然次等於男人」的歧視邏輯。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從賽場到操場:性別化的想像與區隔
正如林鬱婷以及其他優秀女性運動員所面臨的質疑:一旦女人表現太好,就會被質疑不是女人,這背後實際上就是一套「不相信女生會有好的運動表現」的預設。
回到臺灣,在奧運鎂光燈外的一般學生平時面對的是怎麼樣的體育教育?許多學校的體育課仍存在依二元性別分班、分組並給予不同要求的情形。以男女分班分組,可能使學生錯過在課上和實力相近的同學切磋、練習的機會。老師對特定性別期待較低,可能減少對學生的要求、指導,使學生錯過更多發展和加強運動能力的空間。如果學生的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外貌及展現不符既有性別想像,男女分隔的教學方式,可能讓學生感覺如坐鍼氈、格格不入。
▲ 擅自預設女性的體育較差所以需要分開上課,或是有些運動比較適合男生從事、有些運動只能女性從事,這就是一種性別刻板印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如果體育教育是爲了鼓勵學生多參與運動、強健身體,那麼用性別區分真的能夠最好的達成此目的嗎?爲何我們不是用體能、對運動項目的熟悉程度等因素來分班?擅自預設女性的體育較差所以需要分開上課,或是有些運動比較適合男生從事、有些運動只能女性從事,這就是一種性別刻板印象。除了扼殺了女性從事運動的機會,更可能強加陽剛期待於男性身上,對於多元性別的學生也相當不友善。
建構友善體育環境 運動的性別平權由你我守護
回溯體育教育發展,體育老師大多數是競技體育選手出身,在選手生涯中以「更高、更快、更遠」爲生涯志向。不過在體育課教學現場,以相同的評量方式要求學生,而不去反思體育以身體爲教育媒介的學科特殊性,將忽略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的差異性,也難以實踐體育教學的初衷。
我們認爲,區分競技體育(以追求體能卓越爲目的)與休閒體育(以強健身體、鼓勵運動爲目的)是有必要的。不同層級的賽事,也應該考量賽事的目的(追求卓越或是鼓勵參與)而有更加多元的性別認定標準,不必每場賽事都採取最嚴苛的性別檢查。不同種類的運動項目,也可以基於項目的特殊性,在性別二元劃分之外,保留更多的可能性。
▲ 區分競技體育與休閒體育是有必要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注重多元,且特別留意在充斥陽剛期待體育環境裡,不同身體、氣質的參與機會」,不僅能促成更多技藝、體能的切磋,更能鼓勵更多人蔘與運動,實質促進不同項目的社會能見度。我們全力支持多元性別運動員在競技場與日常生活中的生存與發展權益。而荒謬的「真假女人」性別桎梏,也不該成爲優秀的運動員邁向卓越的絆腳石。
我們再次呼籲休閒體育與競技體育脫鉤,以多元學生經驗爲本位,重新思考我們要的體育教育是什麼?從教育文化內涵着手,在提升運動技能之餘,能充分學習正確運動識讀,鼓勵學生進行休閒運動並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強健身心。
最後,我們希望教育部及體育署嚴正監督各層級體育教育現場落實性別平等觀念,包含校隊、體育班到一般學生的體育課。唯有落實性別平等精神,才能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體育課中盡情揮灑汗水、享受運動!
▲ 教育部及體育署嚴正監督各層級體育教育現場落實性別平等觀念。(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性平教育20年學生倡議連線」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