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置業者的信心回來了
最近,地產人無眠。
觀望了一年的購房者,已經有了買房的急迫感。
“能約出來的客戶都買到了房子,肯降點價的房東都順利賣掉了房子。”
雖然有點誇張,但大致可以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翹尾行情。
樓市支棱起來了
今年,各地的二手房看房量出乎意料地爆了。
據網絡數據顯示,近兩個月上海門店帶看量持續增加,11月帶看量環比增加7.5%,單月帶看量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10月、11月,廣州的月帶看人數都穩穩地跨過了9萬大關,平均每天就有3000人看房,創下年內看房人數新高。
爲什麼要提看房量呢?
消費者一旦開始看房,說明至少已經有了買房或換房的打算。
畢竟沒多少人閒着沒事會想去看幾套二手房。
而這些已經加入看房大軍的人,大部分都會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
這也就意味着,看房量的高低,其實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地產市場的熱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往年來看,年末對於二手市場來說並不是很友好。
畢竟年底了,手頭上的事也多,不少購房者會推遲看房計劃,明年再安排時間。
而從近期的看房數據表現來看,儘管到了年底,大家的看房熱度不減。
而看房者的增多,可以直接促使交易量的提升。
據網絡數據顯示,整個11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2.4萬,環比增10%,同比增75%。前11月累計網籤達到19萬套,而去年同期爲16.4萬套。
可以看到,11月交易量排名全市第一的是松江新城,單月成交856套,奉賢新城位列第二,成交629套,嘉定新城排名第三,成交580套。
當然,樂觀的數據不止於上海,其他的一線城市復甦趨勢明顯。
11月,深圳新房住宅認購量9986套,預售網籤8076套,加上現售總網籤量近10000套;二手房錄得量8500套,網籤7125套,成爲近4年的最高點,二手房連續2個月超過8000套“繁榮線”。
另據《經濟日報》和觀點地產等媒體報道,11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網籤量爲18763套,環比增長8%,同比上漲49.6%,創了近20個月的新高。
廣州一手住宅網籤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3.2%,二手住宅網籤量突破1.1萬套,環比大漲約10%,創下自2023年4月以來的新高。
不僅在北上廣深,各地的買房故事也層出不窮。
有七姐妹一起組團,斥資超千萬在重慶買房;還有人因股市大漲,股票回血,直接套現在惠州置業,認爲只有買房纔是最穩當的。
據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計數據顯示,十一黃金週期間,全市主要房地產項目到訪量超20000批次,同比增長32%;成交套數超2000套,同比增長57%;成交面積2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5%。成交金額22.3億元,同比增長46.6%。
最佳的買房時機,已來?
當前,房地產市場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
信心比黃金貴。購房者站在購房的十字路口,他們的信心又是從何而來?
樓市成交的回暖離不開政策的堅持。
取消房貸利率下限、推動住房保障體系的完善、購房限制性政策鬆綁、財稅端購房激勵政策批量發佈、各地推進住房“以舊換新”……
不僅如此,12月的首個交易日也釋放出政策寬鬆的信號。
作爲“利率之錨”的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爲1.979%,跌破了2%,創歷史新低,爲有紀錄以來首次,預示未來降息的可能性大增。
從購房者角度來看,國債收益率下跌會促使一部分投資者將資金從國債市場轉移出來,尋找更高收益的投資渠道。
而房地產作爲一種相對穩定的投資渠道,可能會吸引這部分資金流入,從而刺激購房需求。
從房地產開發商的角度來看,國債收益率的下跌會導致融資成本降低,使得開發商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資金,進而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新項目的開發和現有項目的推進。
由此看來,這對樓市將構成重要利好,有利於樓市持續回暖。
特別是四個一線城市,受到直接提振。
業內機構認爲,四個一線城市快速響應,紛紛推出地產支持政策,短期將對樓市成交起到較爲明顯的拉動作用。
上海在一線城市中最先出臺新政。
9月29日晚發佈的“滬七條”明確指出,非滬籍居民購買外環外住房所需繳納社保年限從3年調減至1年;增值稅徵免年限從5年調整爲2年,大幅降低了購房的交易成本。
政策的優化也加速了購房者的決策。
相關房企人士表示,“多個受訪房企旗下項目日均到訪量均破百組。有的客戶上午來,晚上就出手下定了。”
北京是一線城市中最晚出臺新政的,但還是讓不少人有了“上車”的機會。
如買房首付比例下降、社保年限降低、通州政策與全市看齊。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因社保繳納未達到年限和首付不足的年輕人也可以放心出手了。
“這段時間門店經紀人比之前忙碌了很多。930新政出臺後,多了一批工作沒在通州的客戶來看房,社保不在通州的也可以買房了。”北京鏈家海棠灣店商圈劉經理表示。
再來看深圳。
前段時間,“外地人來深看房”“外地人打飛的赴深買房”一度衝上熱搜。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據瞭解,9月29日,深圳發佈了新的樓市政策,優化分區住房限購政策,在鹽田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範圍內購買住房,無需提供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
這意味着,外地人可直接在以上區域買房。
看到這樣的好消息,外地客戶聞風而動,熱點片區例如深圳北站、光明鳳凰城等出現全國富人搶房的現象。
據網絡數據顯示,政策出臺後的24小時內,深圳新房成交量同比上漲了50%。
據南方日報記者調查報道,房地產中介湯先生在深圳樓市新發布當晚只睡了4個小時,凌晨4點多還有客戶在諮詢買房的事情。
不過在一線城市中,廣州是政策最放鬆的。
9月2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表示,取消居民家庭在廣州市購買住房的各項限購政策,自2024年9月30日起正式實施。
這意味着購房套數不受限制,廣州市居民家庭的購房資格也不用審覈。
當然,關鍵的還是價格,畢竟買房最大的阻力就是“買不起”。
需要注意的是,隨着政策的逐步落實,房子的首付、利息都降下來了。
新政將首付由20%降到15%,5年以上首套公積金房利率由3.1%下調至2.85%。
多地房貸利率降低的幅度令人出乎意料,普遍都在“3字頭”,有地方商貸甚至已經降至“2字頭”。
11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07%,較10月大幅收窄0.10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及三四線代表城市環比分別下跌0.68%、0.66%。
比如西安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08%,位列全國第79,二手房下跌0.3%。
目前來看,原來夠不着的房子,現在也夠得着了。
是曇花一現還是持續發力?
近期,房地產受到國家、省、市各級政策的刺激,走勢良好。
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一段時間以來,國家的政策投放力度罕見。包括股市的政策投放後發生了巨大反應,那緊接着就是樓市的跟隨。從深圳等一線城市到全國,樓市政策同樣給到了目前能看到的最大力度。”
但是,後續市場仍面臨接續力的問題。
房地產市場作爲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在下跌之前,貢獻了25%的GDP和38%的政府收入。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爲,“在過去幾輪危機中,房地產都是復甦的發動機。所以想要穩定經濟,最關鍵的是要牢牢抓住房地產這個‘牛鼻子’。”
但樓市長久健康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政策。
只有經濟增速和社會就業的基本面支撐不斷強化,樓市的穩定纔能有保障。
當前樓市政策的調整,主要目的是增加市場流動性,釋放資金和需求。還有不少現實性的問題,短期內沒有拿出新的方式來解決。
“從短期看政策是最立竿見影的,但中長期更多是看就業穩定與收入增加,以及城市吸引力和人口紅利等綜合因素。”
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認爲,未來,除價格外,政策還需要在稅費、貸款利率等方面進一步放寬,促進市場釋放更多活力。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在大力度的支持性政策刺激下,購房成本和門檻都降低了不少,終於感受到樓市回暖的氣息了。
問題來了,你打算今年買房嗎?歡迎留言區討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