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彥「紙醉金迷」卻充滿對環境的關懷

雲林藝術家廖信彥(右二)作品《天使的盔甲》可供觀者互動,虎尾農工校長李重毅體驗。(許素惠攝)

雲林藝術家廖信彥(右二)作品布農族《紅嘴黑鵯》。(許素惠攝)

雲林藝術家廖信彥(左二)說明創作理念。(許素惠攝)

雲林在地創作者廖信彥擅長以藝術創作表達對在地環境感受及人文關懷,深獲藝文界欣賞,虎尾厝沙主人王麗萍主動策畫廖的個展「紙醉今迷」,即日起在國立虎尾農工圖書館展出,讓美感教育導入校園。

《紙醉今迷》以回收廢紙爲創作媒介,廖信喜逐一說明創作理念,紙是人類史上最爲古老的媒介之一,也是意念的附着,因爲可供書寫及乘載人類的思想及知識文化,堪稱兼具古典與現代的理想素材。

天使的盔甲、勝利女神、美人魚等紙塑創作,線條流暢,有具象,也有抽象,可以展現出溫柔,亦能突顯崢嶸,甚至能和觀者互動,引人駐足。還有系列水彩畫,其中《寺廟》以竹筷爲畫筆,依然栩栩如生。

雲林藝術家廖信彥以竹筷爲畫筆的作品。(許素惠攝)

臺灣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蔣耀賢指出,廖信彥以創作生活表現當代雲林的想像與感受,從虎尾糖廠寫生隊、到投入空污議題反六輕公害運動,擔任《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義務美編,將廢棄物以藝術手法揉合成對雲林土地的思索,藝術是文明的表情,當代雲林要以何面貌留給未來咀嚼及反𫗦,廖的創作路徑是線索。

虎尾農工校長李重毅說,藉由「重生再利用」藝術創作觀點,讓學生明白藝術美感是可以生活化且重新認識當代藝術。

雲林藝術家廖信彥作品令人駐足。(許素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