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消失8000萬張!信用卡業務春寒料峭

深冬過去,但信用卡業務仍在經歷寒冷。

2月17日,央行發佈了《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髮卡數量爲7.27億張,較2022年四季度減少8000萬張。同時,開年以來,交通銀行密集關停旗下四家信用卡分中心。

信用卡數量縮減、權益縮水、信用卡中心關停……信用卡業務調整潮還在繼續。業內人士指出,信用卡業務已從過去的“跑馬圈地”式擴張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精耕細作時期商業銀行正密集開展行動,比如關停信用卡分中心、清理睡眠卡等等,目的是“減輕負擔”的同時更好前行。

兩年消失8000萬張信用卡

《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的在用髮卡數量爲7.27億張,較2023年末減少了約4000萬張,下降幅度達5.14%。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第四季度信用卡髮卡量達到8.07億張以來,信用卡髮卡量已連續九個季度呈現下降趨勢,累計減少了8000萬張。

多家銀行2024年密集停止發行聯名信用卡,並對信用卡權益進行“瘦身”。去年以來,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先後官宣調整信用卡權益。

調整內容主要包括交通出行里程兌換、機場貴賓廳服務以及消費優惠等。具體調整方式涉及權益內容的變更、積分規則的修改以及權益服務使用次數的減少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信用卡發行數量縮減背後有多重原因。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目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已從過去的“跑馬圈地”式擴張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髮卡量增速放緩是這一階段的自然現象。

“同時,信用卡總量的減少也受到監管加強、規範信用卡業務發展等因素的影響。整體來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正逐步邁入精細化管理的新階段。”董希淼分析稱。

早在2022年,原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強化信用卡業務管理,進行清理睡眠卡等相關行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去年7月起該《通知》全面實施。

一名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表示,過去,銀行發行的信用卡種類繁多,包括加油卡、航空卡、聯名卡等,不少持卡人甚至在同一家銀行就擁有多類別的信用卡。

“在監管加強的當下,多數銀行規定,同一客戶持有的狀態正常的信用卡總數不得超過6張。此外,針對連續18個月以上無主動交易且透支餘額和溢繳款均爲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各銀行也進行了清理。”前述人士表示。

“瘦身”後轉向精耕細作

清理睡眠卡、減少會員權益,背後是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戰略調整。不僅信用卡業務遭縮減,多家銀行先後關閉信用卡分中心。

2025年開年以來,交通銀行關閉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貴陽、南昌、深圳、蘭州四地分中心。2月1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顯示,貴州監管局批覆同意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貴陽分中心終止營業,要求接此批覆文件後,貴陽分中心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於15個工作日內向貴州金融監管局繳回許可證。

事實上,早在去年,交通銀行就出手調整旗下信用卡中心機構,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桂林分中心、柳州分中心先後終止營業。

上述關閉舉措並非個例。去年,華夏銀行也關閉了其信用卡中心天津分中心和青島分中心。再之前,蒙商銀行也終止了信用卡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和呼倫貝爾分中心的營業,相關業務已併入分行信用卡業務部。平安銀行、上海農商行也相繼調整信用卡中心架構。

某國有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對記者表示,信用卡分中心通常由總行直接管理,人員配置、營銷活動和場地運營等成本獨立於當地分行。在信用卡髮卡量下滑、交易額減少的現狀下,分中心的投入產出比不太理想。關閉信用卡分中心並將業務整合至各地分行,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記者注意到,銀行信用卡交易額出現明顯縮水。以平安銀行爲例,截至2024年9月末,其信用卡應收賬款餘額爲4530.88億元,較上年末下降了11.9%。中信銀行的情況也類似,截至同一時期,其信用卡貸款餘額爲4985.24億元,較上年末減少了227.36億元,降幅達到4.36%。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招商銀行零售貸款總額爲3.5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5%,但增量不及上年同期。其中,信用卡貸款餘額爲9269.31億元,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爲1.37萬億元,二者合計較上年末減少了144.17億元。

“當前信用卡市場的存量競爭越發激烈,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正逐步邁入精細化管理與運營的新階段。”資深信用卡市場人士董崢表示,多家銀行陸續關閉信用卡分中心,這一現象反映出運營模式的轉變。關閉分中心後,銀行可以藉助數字化手段,開展智能化營銷與運營,從而實現客戶獲取與活躍度提升,並推動信用卡業務板塊的降本增效。

針對快速變化的市場,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指出,儘管近年來信用卡業務發展有所放緩,部分銀行也相應減少了資源投入,但從戰略層面來看,商業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重視程度並未減弱。

部分銀行持續深耕信用卡業務,將它作爲高黏性的零售客戶入口和管理平臺,以此爲支點推動全行零售產品的交叉銷售,實現對用戶資產負債的深度綁定,並打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展望未來,銀行需要轉變信用卡運營思路,重新定位信用卡業務,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