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券商攜手仍難挽頹勢?中郵科技刷新23年科創板IPO融資最小紀錄

導讀:除了創下近年來實際融資規模較原本的IPO計劃“折扣”最大的紀錄外,中郵科技此次IPO也刷新了2023年以來科創板實際融資額度的最小值,成爲了2023年目前爲止融資規模最小的科創板IPO上市股。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何卓蔚@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2023年11月5日,中郵科技正式披露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中籤結果,共約2.45萬個申購號碼中籤獲得繳款認購的資格,網上發行最終中籤率爲0.04517002%。

11月6日,便爲中郵科技IPO的中籤繳款日,如果不出重大意外,中郵科技登陸A股市場基本已經塵埃落定,距離其正式掛牌交易僅剩一步之遙。

顯然,作爲A股市場中在2023年10月中啓動發行的唯二兩家科創板新股之一,中郵科技此次IPO的發行結果應是並不令其滿意的。

據日前中郵科技發佈的IPO發行公告顯示,其該次科創板上市的發行價最終落定在15.18元/股,發行市盈率約爲28.94倍。

以中郵科技此次3400萬新股的發行數量計算,該次中郵科技IPO的募資總額僅爲5.16億,如果再扣除約8046.65萬元的發行費用後,其實際募集的資金淨額僅爲4.36億。

這一數字與中郵科技IPO的計劃募資額度相去甚遠。

據中郵科技IPO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募資計劃顯示,這家長期專注於智能物流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以及智能專用車的改造設計及銷售的企業,計劃通過IPO發行不超過3400萬股以募集10億元資金投向“中郵信源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研發中心”、“智能物流設備前沿技術研發”和“信息化建設”等四大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這也就意味着,中郵科技此次IPO最終實際募集到的資金較其計劃募資規模縮水近6成,即便除去原定募資投向中計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的3億元,中郵科技通過此次上市募集到的資金仍還存在着近3億的缺口。

中郵科技IPO發行並不理想的結果事實上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早在今年8月,叩叩財經便獨家對中郵科技IPO債獲得發行批文後一直未能啓動招股流程的事件進行了關注與追蹤(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中郵科技IPO註冊獲准近五個月緣何招股流程難啓?IPO收緊前夕,數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發行悄然“卡殼”》)。

於中郵科技在2023年10月下旬宣佈啓動IPO發行程序時,亦有多位市場投資人士向叩叩財經表示,對於其發行的結果並不樂觀(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獲准註冊後停擺近七月,中郵科技IPO終啓發行將迎招股大關!同樣“卡殼”發行流程,新通藥物IPO緣何難復幸運?》)。

“與同行業相比,中郵科技的基本面不但不突出,反而還在多項指標上難及行業平均水平,這是內因,再疊加目前IPO審覈發行市場的趨緊和A股市場的波動,我們也比較期待在如今的IPO發行環境之下,A股發行市場會給中郵科技這家較爲特殊的企業一個如何的估值”,彼時,北京一家大中型私募基金的投資部門負責人士告訴叩叩財訊。

之所以稱中郵科技爲2023年終較爲特殊的一樁擬IPO項目,除了其背靠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的國資背景不容小覷外,同時其又有素有“投行貴族”之稱的國內一線券商中金公司攜手中郵證券一道擔任其IPO的保薦工作和承銷商,但就在如此“豪華”的護航上市陣容下,中郵科技的IPO卻在獲得上市註冊批文後停擺了足足7個月才得以啓動發行。

“一般擬IPO企業在獲得批文後,遲遲未展開招股發行流程,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是企業從自身發行的難易程度考量,想找準最好的時期以期發行結果及利益的最大化,另一種便是在獲得批文後出現了重大事項,被監管層‘窗口指導’而暫緩。”來自於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資深保薦代表人告訴叩叩財訊,所以從目前中郵科技IPO的發行結果來看,其IPO在註冊之後的發行環節中進展緩慢的原由很可能是因爲在承銷的前期溝通中發現估值難以達到預期。

但時間也依然未能爲中郵科技IPO換來更大的估值空間,隨着A股市場波動境況和政策的變化,一再拖延的時間反而將之推入了更爲嚴峻的境遇。

於是,便有了中郵科技IPO募資創紀錄縮水的一幕。

在過去的科創板IPO項目中,超募一直被視爲司空見慣的現象。

據叩叩財經統計,自2023年至中郵科技發行定價正式確定以來,包括中郵科技在內,共有63家公司在科創板發行新股,其中最終募集資金超過IPO申報計劃的便達到54家,僅有9家企業最終的募資金額與預計持平或不及,佔比不及15%,而這9家融資欠理想的科創板上市企業中,同比融資計劃“打折”力度最大的便是中郵科技。

除了創下近年來實際融資規模較原本的IPO計劃“折扣”最大的紀錄外,中郵科技此次IPO也刷新了2023年以來科創板實際融資額度的最小值,成爲了2023年目前爲止融資規模最小的科創板IPO上市股。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中郵科技此次IPO發行之前,2023年中,科創板IPO實際融資規模最小的項目爲2023年2月16日掛牌交易的中潤光學。斯時,中潤光學IPO是以23.88元/股的發行價登陸科創板的,其新股發行的總數爲2200萬股,按此計劃,中潤光學通過IPO募資總額爲5.25億元。

如今,中郵科技IPO以5.16億的融資規模刷新中潤光學此前創下的今年單體科創板融資額度的新低,以微弱的差距成爲了2023年以來表現最不如人意的科創板IPO。

1)11.1元/股,遭銀華基金報出最低價!

原本中郵科技IPO那計劃10億的融資,在擬科創板上市的一衆企業中本是處於中等偏上的規模的。

“想過中郵科技的發行結果大概率會不及預期,但沒有預料到會如此羸弱。”在中郵科技IPO的定價出爐之後,上述北京一家大中型私募基金的投資部門負責人士坦言。

早在早在2022年11月24日便通過上交所上市委審覈的中郵科技IPO,在同年年底便緊鑼密鼓地向證監會提交了註冊申請,三個月後,證監會便對其科創板上市註冊進行了獲准的批覆。

據彼時證監會下發的《關於同意中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顯示,該份批覆文件的落款日期爲2023年3月30日,有限期爲12個月。

直到2023年10月24日晚間,在上述IPO註冊批覆時限將足足已過7個月之時,中郵科技才終於正式披露了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意向書,並宣佈將於次日起拉開其網下路演的序幕。

中郵科技的這一發行程序啓動得有多“遲緩”,對比同期通過IPO審覈的企業的上市進度便可見一二。

索辰科技的IPO申請,是與中郵科技一道在2022年11月24日同日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審覈的。

與中郵科技相似的還有,索辰科技IPO的計劃融資規模也同樣爲10億。

但在2023年3月獲得註冊批文後,索辰科技旋即就拉開了其IPO的發行程序,並在2023年4月18日就迅速地完成了上市掛牌交易。

同樣,與中郵科技在同一日正式獲得註冊批文的華豐科技,早在2023年6月27日便在科創板鳴鑼掛牌。

更有甚者是,連預計融資規模高達36.22億,且獲得IPO批文的時間比中郵科技晚了一個多月的航材股份,也早早地在2023年7月19日便完成了詢價發行等一系列程序後掛牌科創板上市交易。

“拿到註冊批文後卻一直秘而不發,這本身便會加強外界對其合規性的猜忌和基本面的質疑。”上述資深保薦代表人告訴叩叩財訊,一般擬IPO項目在獲得證監會註冊後,都怕“夜長夢多”,大部分都會趕在短期內啓動發行程序,如果項目在已經獲得監管放行的前提下,卻遲遲不能得以推進,自然便會被外界打上“問題項目”的烙印。

更何況,本來中郵科技自身的基本面就並不算足夠優秀。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間,中郵科技營業收入持續保持着增長,從最初2020年的14.2億規模,經過2021年的大幅上漲至超過2億後,2022年,依舊保持在了2.21億元左右,但對應的扣非淨利潤,卻在經歷了前期大增之後,在最近一期會計年中,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據中郵科技最新披露的2022年財報顯示,其2022年扣非淨利潤僅錄得7133.99萬元,較2021年的8632.1萬元下滑超過17%。

增收不增利的背後,顯然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標——毛利率的較大幅度的下滑。

2020年時,中郵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還能達到19.36%,,到了2021年,其毛利率則下滑至15.07%,到了2022年,毛利率下滑的趨勢依舊未能得到扭轉,更進一步下滑至13.91%。

需指出的是,中郵科技的毛利率更是遠低於同行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中郵科技同行可比企業在2020年至2022年三年中,平均毛利率皆高於20%,其在經過2021年的低谷後,2022年更是達到了近三年的峰值,分別爲24.72%、21.22%和25.47%。

除以毛利率爲代表的盈利能力在波動中走低,最能顯示中郵科技“科創創造”屬性的研發投入比的指標上,也同樣在走低。

同樣由中郵科技2022年年報披露,在過去的一年中,其研發投入費用爲8739.67萬元,較2020年的7604萬和2021年的8422萬元皆有小幅的增長,但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上,卻從2020年的5.34%、2021年的4.09%逐年下滑至了2022年的3.94%。

同樣,中郵科技的研發投入比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在2020年和2021年間,中郵科技可比企業的研發投入比平均分別爲5.69%和5.16%。

在研發人員的數量和比重上,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中郵科技似乎也難以與之抗衡。

中郵科技IPO招股書曾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中郵科技擁有研發人員177人,佔員工總數比例爲13.69%。而同行業公司中科微至(688211.SH)截至2022年6月末,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比例爲30.48%;科捷智能(688455.SH)截至2021年12月末,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比例爲34.71%;上海欣巴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1年12月末,研發人員佔員工總人數26.36%。

“在盈利和創新能力方面與同行可比企業相較皆處於劣勢的中郵科技,如何向投資者講好企業未來發展預期的故事,可能將是接下來其發行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在2023年10月25日,中郵科技正式啓動IPO發行時,上述私募基金的投資部門負責人士便告訴叩叩財訊稱。

此外,上述私募人士也同樣預測,“推遲了近7個月才發行,這也很可能會引起部分投資者的質疑,是企業的基本面存在問題,還是市場或政策的因素所導致,如果未能給出較爲明確的答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投資者對中郵科技的報價估值。”

一語成讖。

按中郵科技此次IPO擬發行不超過3200萬股用於募集10億資金的計劃測算,其要完成這一融資目標,其此次IPO的發行價格將至少達到29.4元/股,如果算上鉅額的發行及中介費用,其發行價格則需在30元/股之上。

但據叩叩財訊獲悉,在中郵科技IPO拉開詢價程序後,網下機構的報價便大幅低於預期。

其中,國內知名的基金公司——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33只產品僅對中郵科技IPO報出了11.1元/股的價格,也是此次中郵科技網下詢價中的最低價。

最高價則是由一家來自於武漢的私募給出,這家名爲武漢美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1只私募基金給中郵科技報出的價格爲33.4元/股。

在剔除無效報價和最高報價後,參與中郵科技IPO初步詢價的投資者爲317家,配售對象爲7695個,經過最後的協商,中郵科技IPO的發行價最終才落定爲15.18元/股。

2)將步中郵科技後塵?惴惴不安的康希通信IPO

正如上述所言,中郵科技IPO是2023年中第9家募資額度不如預期的企業。

在中郵科技之前,包括九州一軌、時創能源、新相微、智翔金泰、晶合集成、中芯集成等等8家企業也未能通過IPO募得其所需的全額募投款項。

“需要謹慎的是,發行價看似不及預期,價格較低,這並不意味着是在讓利二級市場會在上市之後有較大的上漲空間。”上述私募基金的投資部門負責人士坦言,從今年以來前8家未能募得理想資金規模的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掛牌表現來看,大部分也令人失望。

據叩叩財訊統計,截止到2023年11月3日收盤,上述8家在IPO發行市場中未能獲得市場認可給與其理想發行價的企業,有5家企業在二級市場中的股價更是遭到了投資者用腳投票,目前已經跌破發行價。

其中跌幅最大的爲九州一軌。

2023年1月18日於科創板正式掛牌的九州一軌,其IPO發行價爲17.47元/股,募資總額爲6.5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預計募資淨額5.81億元。

按照九州一軌申報IPO的計劃顯示,其原本計劃是通過發行3757.3萬股以擬募資6.57億元,其中,2.79億元用於噪聲與振動綜合控制產研基地建設項目,1.43億元用於城軌基礎設施智慧運維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3475萬元用於營銷及服務網絡建設項目,2億元用於補充運營資金。

至2023年11月3日,九州一軌最新報收於13.98元/股,較之當初的上市發行價,下跌近20%。

中郵科技IPO發行結果的差強人意,也讓緊隨其後進入發行流程的另一家擬科創板上市企業多了些許惴惴不安之感。

自時間進入2023年10月之後,科創板IPO企業的發行更進一步放緩,整個10月中僅有兩家科創板擬IPO企業進入招股環節,除了中郵科技外,另一家便是在10月最後一天拉開發行序幕的格蘭康希通信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希通信”)。

康希通信IPO是在兩個月前的2023年8月8日正式獲得證監會註冊的。

公開信息顯示,康希通信是一家專業的射頻前端芯片設計企業,採用 Fabless 經營模式,主要從 事 Wi-Fi 射頻前端芯片及模組的研發、設計及銷售。

此次IPO,康希通信計劃通過發行不超過6368萬股新股以募集7.81億資金投向“新一代Wi-Fi射頻前端芯片研發及產業化”、“泛IoT無線射頻前端芯片研發及產業化”、“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等三大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以上述發行計劃測算,要達到理想的募資規模,康希通信IPO的發行價格至少需達到12.26元/股以上。

但擺在康希通信IPO面前的,也有並不亞於中郵科技的窘境——2023年中,康希通信正面臨着業績斷崖式的下滑。

在過去的三年中,康希通信營收和利潤的持續增長成爲了其順利通過IPO審覈並獲得註冊的最大底牌。

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至2022年中,康希通信營業收入從最初的8111萬出頭一路飆升至4.19億,三年間營收復合增長率高達127.49%,對應的扣非淨利潤從2020年虧損4289.46萬,到2021年扭虧爲盈618.41萬,再到2022年持續增長至1010.44萬。

但2023年中,康希通信原本向好的基本面突顯波動,營收和利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雙降。

據康希通信2023年中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約爲1.7億,同比下滑16.15%,扣非淨利潤僅錄得100.66萬,同比去年同期的879.99萬,下滑幅度高達88.56%。

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康希通信的營收及盈利狀況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性緩解。

據康希通信預測,在2023年1-9月,其營業收入約在2.9億至3.06億左右,對應的扣非淨利潤則約爲297.32萬至654.32萬,同比最大下滑幅度也可能將達到76.71%。

“有中郵科技IPO剛剛創下的先例在前,疊加目前A股市場的波動行情,康希通信IPO是否能擺脫中郵科技此前的留下陰影,結果還是值得期待。”上述資深保薦代表人認爲。

11月8日,按照康希通信IPO的發行計劃,其此次上市的新股發行價格即將公佈,是步中郵科技後塵進一步書寫IPO發行市場冷淡的行情,還是以自身的實力力證中郵科技IPO發行的羸弱僅是個案?拭目以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