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城市取消住房限購,部分地產股暴漲超30%!樓市能否迎來拐點?

來源:光大證券微資訊

隨着西安、杭州同日宣佈取消樓市限購,地產政策進入到嶄新的階段!

5月9日,杭州市發佈關於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通知,提出全面取消住房限購,不再審覈購房資格。同一天,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全面取消西安住房限購措施。

2024年以來,樓市利好政策層出不窮,不僅將之前各類限制政策大幅放寬,還在房貸利率、地產企業融資、土地拍賣等各個環節出臺支持政策。

在各類政策的影響下,A股地產板塊5月10日出現大漲行情,濱江集團、中交地產、招商蛇口等公司盤中漲停。港股世茂集團盤中暴漲超90%,華南城、珠光控股、景瑞控股等公司盤中大漲超30%。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類政策的支持下,樓市將逐漸度過至暗時刻。

1、西安、杭州取消限購,全國限購城市數量大幅減少

此前爲了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多地紛紛推進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舉措。隨着房地產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往各類限制性措施到了修正的時刻。

5月9日,杭州發佈關於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通知,提出了七條舉措來促進地產市場修復,包括科學編制住房發展規劃、優化住宅用地供應、全面取消住房限購、優化公證搖號銷售措施、加強住房信貸支持、優化積分落戶政策、推動高品質住宅供應。

杭州地產新政引來廣泛關注,大家普遍關注兩方面信息:首先,在杭州市範圍內購買住房,不再審覈購房資格。其次,在杭州市取得合法產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可申請落戶。

杭州打出這套組合拳中,對優化供給方面考量較多。杭州將深化房地聯動機制,根據住房市場供求情況動態調整宅地供應的規模和節奏,對住房供應較大、去化速度較慢的區域,優化供地模式,促進供需平衡。同時,杭州支持因地制宜開發低密度、高品質住宅產品,鼓勵綠色、低碳、科技建築,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對“好房子”的多元化需求。

同一天,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四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措施,居民家庭在全市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不再審覈購房資格。

西安支持房地產企業、經紀機構、金融機構合作建立“以舊換新”購房模式,對房產交易流程開展全鏈條優化。鼓勵經紀機構分類合理降低經紀費用,積極引導交易雙方共同承擔經紀服務費用。西安還允許企事業單位、社會主體購買二手住房以及居民家庭登記選房後的剩餘新建商品住房。

早在今年2月,29個主要城市中已經有20個城市取消地產限購。此次杭州和西安兩大城市也取消限購,僅剩下四大一線城市、天津部分地區、珠海橫琴地區等區域仍存在限購舉措。

2、一線城市有序出臺樓市支持政策,行業有望度過至暗時刻

四大一線城市作爲樓市政策的風向標,近一段時間也在逐漸出臺各類支持政策。以限購政策爲例,北上廣深均有鬆動跡象。

早在今年1月,廣州便出臺政策,新購買建築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住房(包括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不納入限購範圍;名下已有的建築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住房,不計入名下已擁有住房套數覈算。

1月30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本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規定自1月31日起,在上海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已滿5年及以上的非上海戶籍居民,可在外環以外區域(崇明區除外)限購1套住房。

4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發佈《關於優化調整本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允許符合條件的購房人在五環外新購買1套商品住房。

5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的通知,規定非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在七大區域購買住房,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的繳交年限要求由3年調整爲1年。

回顧地產板塊2023年年報,虧損總額高達306.9億元,成爲A股表現最差的板塊。地產板塊營收2.6萬億元,較2022年回落1.4%。

從上市公司層面來看,39家公司出現虧損,佔比接近40%。57家公司營收2023年出現下滑,佔比接近50%。

2024年一季度,整個行業繼續探底,72家公司營收下滑,45家公司營收降幅超30%。51家公司出現虧損,虧損面再度提升。

面對當前的樓市環境,一線城市有望領銜新一輪的政策放寬週期,這將有助於行業逐漸擺脫至暗時刻。

根據iFinD數據庫,市值排名靠前的地產公司包括: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萬科A、陸家嘴、張江高科、上海臨港、綠地控股、中國國貿、新城控股、濱江集團、華僑城A等。

(本文首發於2024年5月10日)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