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謝厝外婆家與泉州師院的雞腿

作者與謝天來攝於料羅謝氏宗祠。(作者提供)

拜讀2021年8月31日《金門日報》副刊黃國龍先生大作〈謝厝的過往歲月〉,見到他暢談金門前水頭附近一個隱藏在碧綠山林中的小村莊,引發我許多聯想,想到我外婆家也叫謝厝,並回憶起謝厝外婆家的雞腿香。

家母姓謝,單名雪(1934-2003),孃家住彰化縣鹿港鎮東崎裡謝厝巷,俗稱謝厝。鹿港謝厝有我舅舅家,大阿姨也嫁在同村黃家。記得我小時候常和哥哥、妹妹陪媽媽回孃家,一年一度吃拜拜之外,更多的是從事農務方面的勞動。

其中一項勞動,是用兩輪拖車「裡阿卡」(rear-car),合力把姨丈家鴨寮的帶糞稻草推回福興鄉番婆村老家的農田當堆肥。我不明白爲什麼媽媽老是選在冬天的晚上進行,害得我在忍受寒風之餘,還常被沿途的鬼影幢幢嚇得半死。幸好,有大阿姨慷慨分享的鴨蛋和表哥們給的木瓜、番石榴,滿足了我的口腹之慾,很快就忘了拖車上不好聞的氣味。

印象中,最令我難忘的童年美味,應該就屬當時謝厝外婆家的雞腿了吧。我幾度陪媽媽回孃家,舅媽殺雞款待,眼睛失明的外婆都以她濃厚的鹿港腔(泉州腔)閩南話喊我的名字,摸到我的手之後把雞腿遞給我吃。

十年前(2011),我曾應邀至泉州師範學院開了一個閩南文化講座,演講中我隨口提及自己來到泉州,很自然想到口操泉州腔的外婆以及外婆家的雞腿……;不料兩年後(2013年11月),我再度到泉州師院演講,講完之後,突然有位甫自泉師畢業的校友當場送給我二隻大雞腿,並附一張小卡片,卡片上寫着:「陳主任:不好意思,我手藝不好,雞腿滷焦了,所以只能請師傅代爲製做。也許沒有您所期望品嚐到的外婆家的味道,但卻有泉州人滿滿的熱情與祝福哦!」

泉州師院畢業校友的小卡片。(作者提供)

八年前送我雞腿的泉州姑娘,現在不知在哪裡任教?我之後與黃科安教授聯繫時,多次重提這件往事,因爲他是當時泉州師院的教務處處長,我得到的二隻大雞腿,有一隻是請他幫忙吃掉的。

我想我十年前在泉州師院提到外婆與泉州的聯想,並沒有錯。據舅舅說:「我謝姓從河洛遷赴泉州,我們的墳頭寫的是『晉邑』」、「陽宅寫的是『寶樹堂』、『寶樹傳芳』」。

至於舅家祖先從福建泉州晉江遷到臺灣彰化鹿港,中間會不會經過金門呢?由於鹿港有很多金門移民,現在鹿港有座「金門館」(原名「浯江館」),主祀蘇府王爺,其源頭來自金門後浦昭德宮,而昭德宮則又源自於料羅灣畔的新頭伍德宮。據黃國龍先生的文章指出,當初謝厝先民是從金門鎮東(今料羅)移入的,那麼鹿港謝厝與金門謝厝說不定會有關聯。

今年(2021)10月10日,我特地請前水頭「小陳故事」民宿主人陳成基先生陪我到謝厝參訪,目前謝厝聚落已無謝姓人家;當天,我們又在謝天來伉儷的陪同下造訪了料羅的謝氏宗祠,在宗祠內看得到「寶樹堂」的匾額和「寶樹傳芳」的橫聯。不過,鹿港鎮東崎裡謝厝巷的謝姓人家是否與金門料羅、謝厝謝氏先民有直接淵源,仍待考證。

金門料羅謝氏宗祠寶樹堂匾額。(作者提供)

那天離開料羅謝氏宗祠之後,我又思念起家母,想到善於裁縫的她不時幫人做衣服補貼家用,我小時候經常陪她到鹿港找布行「車布邊」,在等候的時刻,她總是招待我在中山市場入口處吃龍山魷魚肉羹,而她自己卻捨不得花錢多買一碗。

我好不容易在金門找到一家有賣肉羹的店,吃起來的感覺,就跟近半個世紀前鹿港謝厝外婆家的雞腿與八年前泉州師院講座的雞腿一樣,各有各的好味道!(陳益源/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本文來源:《金門日報》,原題〈謝厝外婆家的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