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需要軍事對話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拋出「派軍事觀察員到大陸看他沿海的軍事部署」議題引起爭議。

「軍事觀察員」本身並非荒謬無據。國際關係理論中有這種安排,那就是信任建立措施(CBMs)。從軍事對話、建立海上遭遇準則、裁減軍備,再到互派軍事觀察員;過程漫長,卻有緩解敵意、促進和平的功能。

CBMs是冷戰時期,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蘇聯領導的華沙公約組織,在歐洲敵意對峙而發展出來的特殊安排。最初的目的,是避免「不預期戰爭」發生。

美、蘇從軍事對話開始,尤其是海軍,因爲海軍艦艇是雙方軍事力量最先遭遇的部分,也最容易擦槍走火。經過長期努力,1972年雙方海軍將領終於簽訂《防止海上意外協定》。這是個劃時代的軍事自我管控協議,不只建立了後來西方將領經常掛在嘴邊,所謂海上遭遇時軍事行動的「專業」標準,還達到了非常高程度的軍、民信任。

從哪點看出來?簽約的是雙方海軍將領而不是政府首長或國家領導人,表示這協定不是國家與國家間,而是軍隊與軍隊之間的約定。這必須有足夠的信任基礎,因爲自己的將軍居然和對方的將軍簽約,首先遭質疑的就是將領們的「忠誠」。

冷戰結束也影響海峽兩岸。當時美國是世界唯一超強,希望各地都能維持和平穩定,和中國大陸也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建設性戰略伙伴」,因而期望兩岸能推動「軍事互信機制」。退役將領訪問大陸就成爲先導性的安排,期望透過這「二軌」的對話逐漸改變氣氛。原本互動還不錯,現在卻被部分政客質疑「忠誠」,甚至威脅取消退休俸,可見兩岸和平氛圍倒退很嚴重。

事實上,國軍對共軍的定位是「假想敵」而不是「敵軍」,軍事默契並未經過談判,也沒有條文約束,而是爲避免發生不預期衝突,雙方自我限制下的產物。包括大陸不在春節期間動武(96年臺海危機的飛彈試射即是元宵節次日凌晨開始)、戰機不飛越臺海中線、不干擾臺灣對金門、馬祖等外島的運補;臺灣戰機不飛越臺海中線、不降落金門馬祖、第一線炮火不瞄準對岸目標等。

從這些默契可以看出,最具體也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臺海中線,而現在大陸已明確表態否認臺海中線存在。從戰爭風險來說,這意味着安全閥被拆除,兩軍若因過於接近而擦槍走火發生衝突,將不令人意外。

如果美國也擔心臺海發生戰爭,那麼兩岸重建安全閥就不是可不可行,而是必須要有的問題,否則發生不預期衝突,就可能引發美、中大戰。兩岸需要軍事對話,在大選激情過後,無論哪組候選人勝選,都將面對這個問題。(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