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善意循環 纔是ECFA解方
(圖/中新社)
關於兩岸ECFA是否會中止,國臺辦似已與商務部取得一致看法,向推進廢止ECFA方向追進。但我個人看法,陸方只是拋出此議題,希望我方認真思考,逐步開放目前禁止的2509項產品,其理由有三。
第一、爭取臺灣民心上沒必要:廢止方向與習總書記要求的兩岸融合發展、以通促融及發展兩岸共同市場的政策不合,對於爭取臺灣民心不利。
第二、沒必要因此而恢復協商:依ECFA協議第16條規定,「一方中止本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雙方應在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30日內開始協商。」其中書面通知很容易做到,但30日內協商則涉及大陸對臺政策的關鍵問題。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會談協商完全停擺,卻仍千方百計想開啓協商大門,包括兩岸航點恢復,觀光客來臺等,本是操之在己,單方即可開放,且是臺方需求遠大於陸方,但臺方就是不開,目的是挾持作爲籌碼,據以要求恢復協商,陸方會因要停ECFA而落入這個圈套嗎?
第三、經濟上沒必要:雖然ECFA臺方獲得免稅效益較多,實施以來累計免關稅94億美元,但12年平均每年不到8億美元,佔大陸貿易額、關稅收入比例不高,沒必要爲這斤斤計較。
我的判斷是大陸會選擇部分項目懲罰,而不會全面中斷ECFA,因爲前者有「長痛」效果,後者則只有「短痛」震撼,其選擇可能也要看明年大選結果。而選擇項目的標準是金額略大、出口大陸佔該項目出口比例較高及進口占大陸進口比例不高的項目,例如此次課徵反傾銷稅的PC塑料,輸陸就佔臺灣出口的8成,卻只佔大陸進口的23%。
至於產業別方面,最可能的是石化、工具機械、運輸工具及紡織品等,這些類別是當年談判ECFA時陸方最不願開放的項目,因爲這是陸方想發展的策略性產業,如今過了十幾年,大陸這些產業已興起,可逐漸替代進口,正需積極保護。
事實上,最該宣佈中止ECFA的是民進黨政府,因爲當年兩岸協商此議題時,民進黨就稱之爲「糖衣毒藥」。可是2020年協議簽署10週年,民進黨雖全面執政,立委質詢時,國發會、經濟部、陸委會均答稱不希望協議中止,可見他們知道中止協議對產業界傷害頗大。
綜上所述,陸方此時此刻沒有必要中止ECFA,蔡政府則不敢中止ECFA。那麼蔡政府就應拿出善意與誠意,選擇部分限制進口的工業產品予以開放,農產品依過去談判經驗,陸方尚能理解,開放對臺灣農業及農民的衝擊。兩岸唯有走向善意循環纔是人民之福,也才能改善緊張關係,邁向和平穩定之途。(作者爲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