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發表10幾款AI PC 楊元慶透露下半年上市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取自聯想集團官網)

聯想集團10日在美國CES展發表十餘款AI PC,包括賦能創作過程的Yoga Pro 9;一臺可以無縫切換Windows系統筆記型電腦和Android系統平板電腦兩種模式的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和商務AI PC ThinkPad X1 Carbon AI、新一代超小型ThinkCentre neo Ultra等,最快今年下半年推出上市。

一財網報導,這些AI PC不僅具備高效的運算力,還通過結合大模型,實現通用場景下的個性化服務以及即時可靠的服務迴應,同時保證資料和隱私安全。

在AI NOW的功能中,用戶只要向AI輸入提示詞內容,系統就能快速回答相應的問題。例如當你讓AI整理一份拉斯維加斯一日遊的攻略,很快AI就給出詳細的攻略和具體的景點推薦,或是一句話描述讓AI生成你需要的圖片,以及整理電腦文檔中的內容提煉等等。其中一些問答可以在不聯網的飛行模式下實現。

作爲生產力的工具,AI PC會給人們的工作效率帶來哪些改變?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舉例,如果將來沒有人工智慧的幫助,可能你寫稿的效率就比你的同行要低,現階段的AI PC,更像是用戶的一個人工智慧助理,長遠來看,就像是使用者的數位延伸、數位鏡像,「個人用戶的人工智慧雙胞胎」,你的所想、所寫、喜歡的東西被電腦AI記錄下來,它對你喜好的瞭解可能比你自己還要精準。

已經在聯想工作了35年的楊元慶,曾經歷了PC行業的幾次大變革。最早PC作爲解放生產力的工具,主要是商業用途,後來解放生產力的需求不只來自辦公,還有學習、生活等場景,於是出現了包括遊戲、娛樂等多媒體個人消費類PC,再後來更大的變革來自互聯網,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和PC在中國普及密不可分,而最大的變革就是這一次人工智慧浪潮的到來。

PC行業正迎來一次重生的機遇。Canalys資料預計,2024年AIPC出貨量在2,000萬臺左右,到2027年將有60%的電腦具備AI處理能力。

楊元慶說,AI是確定性,PC也是確定性,但是真正做好AI PC這件事,不是光有品牌和概念就夠了,做好AI PC需要至少五個方面的條件,一是能夠運行經過壓縮和性能優化的個人大模型;第二,具備更強的算力,能夠支持包括CPU、GPU、NPU在內的異構計算;第三,具備更大的存儲,能夠容納更多個人全生命週期的資料並形成個人知識庫,爲個人大模型的學習、訓練、推理、優化提供燃料;第四,具備更順暢的自然語言交互,甚至可以用語音、手勢完成互動;第五,具備更可靠的安全和隱私保護。

楊元慶表示,未來你的人工智慧個人電腦,既能夠作爲公共大模型的入口,又能獨立運行個性化的私有大模型,它掌握最全面的個人資料和資訊,又能嚴守你的秘密。只有你能喚醒它、使用它,同時也只有它最懂你,遠勝於公共大模型,人工智慧肯定不能夠完全取代人類的思想創造,但是輔助人類工作的功能一定會是潮流。

對於目前的AI PC是否滿意,楊元慶認爲,目前的產品還只能叫做「AI Ready」的產品,這類產品已經陸續上市,在硬體上具有一定的 AI 加速算力,但尚不具備完整的 AI PC 特徵。例如,現在大家看到的AI PC大概只能做到10個TopS(每秒兆次操作),文生圖應用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夠完成生成,未來理想的情況是要做到40個TopS,才能算是真正AI一代的PC。

楊元慶指出,這離不開全行業的努力,模型、應用、算力廠商、終端廠商等都在圍繞AI PC形態下新的以人爲本的需求做出改變,晶片廠商要造出更先進的晶片,軟體模型的壓縮技術等等仍有空間……從時間點看,楊元慶預計到今年下半年,將會有真正的AI PC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