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出售立頓,茶葉市場被拋棄?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約克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一直以來,在國內茶葉產業中有着“萬家茶企比不過一個立頓”的說法。不過,未來立頓母公司聯合利華將不再是“全球最大茶公司”。

近日,聯合利華(UL)宣佈把旗下全球茶業務ekaterra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 CVC ,包括立頓等品牌。交易總價約合人民幣 325 億元。本次交易的完成預計將於 2022 年下半年完成。

雖然聯合利華在全球茶市場仍佔據主導地位,但在全球消費市場、主力消費人羣的變遷下,聯合利華旗下包括立頓在內的茶品牌老化、高端化轉型效果不明,巨頭地位受到挑戰,銷售增速放緩,出售立頓等茶業務並不意外。

茶市場最大併購落地

從全球消費的趨勢來看,消費者對咖啡需求的不斷增長,直接影響了茶葉市場份額。作爲世界快消巨頭,聯合利華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對於此次出售茶業務,聯合利華表示,投資組合向高增長的方向演變是聯合利華增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其他類型的飲品快速增長,對茶業帶來了衝擊。

據悉,聯合利華ekaterra擁有的茶葉品牌超過30個,包括立頓(Lipton)、PG tip、Pukka、T2和TAZO等。有關業務在2020年的收入約爲人民幣145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伴隨着原材料市場價格的上漲,聯合利華的銷售額將繼續增加,但是這種增加是單純的增收不增利的狀態,對於聯合利華來說,必須要放棄一部分業務,從而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有關數據顯示,立頓茶飲在全球的銷量從2014年的28.6億美元降到2019年的26.3億美元,5年間減少了約8%的銷量。2020年7月,聯合利華茶業務評估結果出爐,宣佈將要剝離大部分的茶業務。

聯合利華高管曾在2019股東大會上指出,在該公司進入的全部市場中,按銷售額計算,其茶業務的市場份額佔比超過20%。曾經紅茶是風靡全球的休閒飲品,不過,隨着大環境的改變,紅茶逐漸被全球消費者冷落。

聯合利華也無法倖免。聯合利華在2019年營收規模較2012年幾乎無增長。聯合利華一直試圖通過優化業務結構來維持公司長期的增長趨勢,從2009年以來,公司食品及茶點業務佔比在持續縮減,反之美妝&個護及家庭護理業務在不斷增長。

與此同時,茶行業固有的低價策略以及競爭對手的定價體系阻礙了聯合利華高端化戰略。例如聯合利華在茶業務中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國聯合食品,該公司旗下的Twinings品牌,擁有良好的茶業品質,但總體價格仍然很低。

中國市場潛力待顯

近年來聯合利華一直試圖通過收購一系列熱門類別的業務來加速增長,其中包括植物基食品品牌 Vegetarian Butcher、健康零食製造商 Graze 以及一系列高檔護膚和維生素品牌。

聯合利華曾指出,紅茶在公司茶業務中的銷售佔比過高,在過去十年間,已然成爲了一大趨勢,這對聯合利華的增長和利潤產生了不利影響。歐美等發達市場的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咖啡和其他飲料,中國消費者也有了更多替代產品。

2021年上半年。聯合利華茶業務在中國取得了雙位數的增長。可見,相比於全球茶業市場的低迷,擁有悠長飲茶文化的中國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儘管進入了出售階段,但是聯合利華茶業務在華仍然有新的投資。今年9月,聯合利華、立頓茶葉等一批項目還與黃山市簽約,已在當地展開投資。

不過,在中國,奈雪的茶(02150.HK)、喜茶等現製茶飲受到青睞,侵蝕着立頓的市場份額。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牌前三爲立頓、大益茶和CHALI茶裡,佔比分別爲39.6%、27.1%和23.2%。而後兩者都是近些年剛成立的新興品牌。

據悉,中國茶企行業一個顯著特點是,企業數量多而分散,行業集中度低、標準化低。立頓雖被出售,但無論是產品還是在供應鏈上,都值得本土袋泡茶品牌借鑑。

不過立頓想要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早期立頓憑藉聯合利華全球龐大的銷售網絡優勢迅速佔領線下市場,但越來越多的新品牌正在從線上渠道崛起。

隨着一大波本土的袋泡茶初創品牌帶着創新想法涌入賽道,新興品牌更擅長在包裝和玩法上進行創新,迎合年輕人更喜歡的明亮色彩風格。雖然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立頓仍擁有長期積累的渠道、供應鏈優勢,在產品研發、產能供應上更有保障,但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當中,立頓想要保持住優勢並不容易。

傳統茶葉銷售增速趨緩,是全球茶葉品牌面臨的共同問題。相比新興品牌,立頓亟待跟上新興的市場變化和消費趨勢,讓產品保持創新和迭代,跟上年輕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