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誰擋住王國材的陽光?

針對國際來臺旅客目標下修,交通部長王國材說,中國不讓旅客來臺的態度比他預期的還要堅定,原本對於兩岸交流還有一些期待,但現在看不到曙光。圖/中央社

交通部訂出今年國際觀光客來臺要達一千二百萬人次的目標,但兩岸關係遲遲難以回春,部長王國材近日宣佈下修爲一千萬人次。他說,原先訂一千二百萬人次是涵蓋了陸客,但現在「還看不到曙光」,只好降爲一千萬人次。

事實上,王國材把目標減爲一千萬人次,也僅供自娛。今年第一季來臺旅客人數,加總連兩百萬人都不到,全年若能達到八、九百萬就偷笑了,訂出一千萬的目標只是阿Q式「精神勝利法」。

再說,王國材的「曙光」,究竟被誰遮擋?不就是搞僵兩岸關係、又拒絕對話的蔡政府嗎?從釋迦、石斑等兩岸農漁產品糾紛起,蔡政府即一直用控訴的手法指責對岸惡意杯葛,把行政技術議題上綱爲政治衝突。這種態度當然無助解決問題。

更可議的是,蔡政府好不容易開放我旅遊業者組團赴陸,但尚未正式上路,旋即又宣佈六月起停止出團。這種反反覆覆的態度,無異把業者和旅客當成人質,來要脅對岸。這和農漁糾紛中罔顧農漁民權益、只顧政府威風的操作,如出一轍。對岸是專制體制,臺灣是民主政府,我們的作法不能更自由開放些嗎?

再看,馬英九登陸訪問,目的在幫兩岸緊張降溫,這是他一番苦心。但民進黨立刻批他,「淪統戰工具」、「幫腔大陸」。請問,民進黨一直罵,就會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