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2天確診數下降!專家曝「重要觀察期」:個案剩雙位數才安心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灣這波本土疫情已經累計7000例確診,112人死亡,目前已經連續兩天確診數和校正迴歸數字下降,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表示「本土疫情漸漸趨緩。」對此,專家受訪時也直言「應該還要再看4、5天的數字是否持續下降,確診數字如果降到雙位數,就會比較安心。」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現在看到連續2天往下走,可能是三級防疫有效,希望可以持續下去,因爲每天個案會有波動,應該還要再看4、5天是否數字持續下降。

而針對三級警戒延長到6/14,李秉穎也坦言時間算是在安全範圍,但還是要看最近趨勢,如果還是持續下降,14日前可能可以考慮解除比較嚴格的防疫了。」

另外,指揮中心今天也公佈Rt值,直指Rt值最高時間大概是5/13~5/15的15,現在已經降到Rt值1.02,表示疫情漸漸趨緩。李秉穎也解釋,R值就是在沒有任何防疫作爲下,一個人平均可以傳給多少人,一開始可能因爲有一些羣聚嚴重,所以一開始R值會超過十幾,病例數快速增加。

李秉穎說,但在後來各種防疫作爲,包括三級、規定口罩,就是要把R值減少,如果把R值減少到小於一,病例數就會慢慢趨近於零,疫情就會漸漸穩定,一個人如果不能傳染超過一個人,以後傳下去的數就會變負數

李秉穎舉例,例如現在有5人羣聚,表示1個人傳給5個人,以這個羣聚來說,R值就是5,所謂R0值就是疫情爆發時,有多少羣聚、有多少病患,去推論一個人平均傳給幾個人。

外界也質疑,Rt值要怎麼校正社區有很多無症狀者沒有出來篩檢?李秉穎也坦言,這東西的確可能有他的不準確度,沒有把所有確診病例數都抓出來,所以真正R值可能會高於實際估計的R值,目前不清楚指揮中心在估計R值時,有沒有假設性去看一些沒被發現的社區感染,「但這部分我不是統計專家,不是很瞭解,但的確可能有低估R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