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堅持在勤勞創新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原標題:【理響中國】堅持在勤勞創新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實現共同富裕既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事關黨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1]。人民羣衆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主體,人民羣衆不僅是共同富裕的共同享有者,也是共同富裕的共同建設者,實現共同富裕根本上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讓羣衆活動與我國建設同頻共振,不斷使人民羣衆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持續讓社會主義事業愈加穩定繁榮。勞動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能動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中鮮明強調,促進共同富裕的首要原則就是“鼓勵勤勞創新致富”[2]。新時代以來,黨團結帶領人民勤勞奮鬥取得的偉大成就爲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良好條件,在新的歷史階段要在黨的領導下繼續發揮人民羣衆的歷史創造者作用,引導和鼓勵人們在勤勞創新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第一,勞動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要依靠勞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唯物史觀是洞察歷史發展規律的有力思想武器,馬克思在創立唯物史觀的過程中從勞動發展史的角度指明,全部世界歷史實際上就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歷史,這個過程人們有直觀的實在的證明。恩格斯考察了勞動在人類發展中的功能並在《自然辯證法》中深刻指出,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它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了相當重要的程度,以至於人們不得不在某種意義上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3],也創造了人類社會。人們通過勞動不僅能夠生產出生存資料,包括衣服、食品、住房等,而且可以生產出發展資料,例如藝術、科學、政治等,勞動是人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根本所在。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勞動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其社會屬性內蘊於社會經濟範疇之中,馬克思在批判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闡明瞭科學的勞動價值論,認爲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因此要維護好勞動者權益,由勞動者享有其勞動成果。正因爲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4]從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人類文明的進步離不開人類勞動這一歷史原動機,“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5]。鑑於此,遵循歷史規律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緊緊依靠全體人民的共同勞動,這是基本的歷史清醒和歷史自覺,要堅持走勞動致富這一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之路。

第二,勞動是人能動地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客觀物質性活動,要激發人的精神力量,將情感和意志融入其中進行辛勤勞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勞動者的力量是兩重的,既有生命體的自然物質力量,也有意識體的獨特精神力量,勞動者的勞動是勞動者在主觀意志的支配下對勞動對象能動地施加物質和精神力量的過程。實現共同富裕不能守株待兔,也不能癡想天降餡餅,而是要通過人們勤勞的雙手來創造。“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6]實現14億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中國夢“要靠各行各業人們的辛勤勞動”[7]。勞動者的情感和意志對勞動者的勞動具有重要的控制和調節作用,其中積極的精神因素能夠推動勞動者克服諸多困難持續專注辛勤勞動,進而獲得回報。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辛勤勞動,努力營造辛勤勞動爲榮的社會風氣,讓勞動致富成爲深深植根於人民羣衆心中的普遍共識,同時也要切實保障好人民羣衆辛勤勞動的合法權益,使勞動和富裕的正相關關係更加牢固和凸顯,讓老百姓實打實地感受到勞動正義,實現好勞有所得。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相關部門要用心在羣衆豐富多彩的勞動活動中發現勞動英雄,採擷勞動故事和致富經驗,着力樹立辛勤勞動致富的先進典型,並大力給予精神激勵和社會宣傳,用榜樣人物引領、感召廣大人民羣衆積極調動自身主觀能動性,努力進行辛勤勞動。

第三,勞動力是存在於人體中、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所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要提升人力資本,增強羣衆致富本領,讓人們在勞動創造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馬克思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把勞動者的勞動分爲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他認爲在價值創造的過程中,同一勞動時間的複雜勞動要比簡單勞動創造出多倍的價值量,因爲“比社會的平均勞動較高級、較複雜的勞動,是這樣一種勞動力的表現,這種勞動力比普通勞動力需要較高的教育費用,它的生產要花費較多的勞動時間,因此它具有較高的價值。”[8]隨着科技發展和社會的分工變革,複雜勞動將成爲價值創造的主要勞動類型,勞動者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創新創造能力,更多通過複雜勞動致富。政府部門要加大在全社會範圍內的人力資本投入,優化人力資本配置結構,切實提升人力資本利用效率,爲提高社會整體勞動者勞動生產能力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要着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高度重視職業技術教育質量,將教育與生產緊密結合,提升勞動者勞動創造能力。與此同時,相關部門要聯合相關企業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和數字資源,依託數字平臺推出一系列勞動技術培訓和創新創業講座課程,讓勞動者可以便捷享受優質實用的學習信息,幫助他們不斷增強勞動創新和創業本領。從勞動者主體角度來看,勞動者要主動變革勞動觀念,聚焦市場需求並結合自身條件積極利用各類資源學習新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方法,不斷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合作意識、責任意識和鑽研精神,努力將自身塑造成爲適應發展需要的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依靠本領致富。

第四,共同富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在思想層面澄清認識誤區,同時也要在社會層面創設有效的勞動致富渠道,創造更多的勞動致富機會,爲人民羣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創建出更加公平普惠和諧的勞動致富環境。其一,要深刻認識到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歷史過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而要持續依靠勤勞創新致富;要深刻認識到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單一的物質富裕,而是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深刻認識到共同富裕不是全體人民同時富裕,也不是各地區各人羣同等富裕,而是會有時間、空間、程度上相對自然差異的富裕,要不斷推進共同富裕,逐步縮小差距;要深刻認識到共同富裕需要每個勞動者把致富途徑放在自己勞動力量的基點上,不斷提升自身的勞動力素質,不能靠等、靠給、靠拿,不能空想美好生活不勞而獲,而是要靠勞動致富。其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有利的社會條件,要提供更加公平有效的個人致富路徑和環境,暢通社會向上流動通道,形成科學開放的社會階層動態流通格局;要大力發展和壯大數字經濟,讓萬物互聯互通、數字化,不斷盤活沉睡資源,創造就業機會,共享發展信息,提升人民羣衆勞動收入;要真誠大方地爲創新創業者提供一系列有關貸款、租賃、稅收、獎勵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用心爲他們釋惑、解憂、紓困,幫助他們創業立業、以先富帶後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9]“中華民族是勤於勞動、善於創造的民族。正是因爲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爲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10]實現共同富裕也是如此。要繼承和發揚優良的勞動傳統,堅定歷史自信和勞動自信,着力與時俱進聚焦勞動技能、勞動公平、勞動效率、勞動質量、勞動保障等關鍵板塊進行科學謀劃、精準發力;要大力傳播尊重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要在黨的領導下緊緊團結和帶領全體人民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久久爲功,努力在勤勞創新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數字經濟時代的勞動過程研究”(20&ZD05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方太坤,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頁。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42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88頁。

[4]《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隆重舉行》,《人民日報》2020年11月25日。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3頁。

[6]習近平:《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4頁。

[7]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4月30日。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頁。

[9]《習近平在烏魯木齊接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代表 向全國廣大勞動者致以“五一”節問候》,《人民日報》2014年5月1日。

[10]《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隆重舉行》,《人民日報》201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