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談臺海 美中緊張恐再持續20年

剛卸任新加坡總理的李顯龍表示,中美兩國間的緊張關係,相信會持續很長時間,可能20年或甚至更久。(美聯社)

執政20年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5日正式卸任,日前接受新加坡媒體專訪,談到臺海問題時,認爲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恐怕會持續20年或更久。另外,新任總理黃循財在日前接受英文媒體專訪時表明,新加坡「既不親美、也不親中」,並強調新加坡在臺海議題上一直以來便恪遵「反對臺獨」的立場。

聯合早報報導,李顯龍在11日卸任前接受當地媒體訪問,被問及臺海危機下對美中關係看法時表示,中美關係剛開始是正面的,雖有問題但基本上仍會相互合作,如今兩國關係充滿爭議,兩國間的緊張關係、國家立場和國家利益上的根本矛盾非常深。這相信會持續很長時間,超過10年,可能20年或甚至更久。

李顯龍說,幸運的是,新加坡與兩國皆保持友好關係,並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已有長久的時間,雙方共同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及天津生態城,且在重慶發展第三個合作項目,並簽署「升級版中新自貿協定」,整體來說和中國關係十分友好,「他們(中國)知道我們希望跟他們有更多合作,我們並不反對他們。」

李顯龍也強調,新加坡和多個大國都是朋友,希望這些國家在該區域有建設性的活動,幫助維持區域安全與繁榮,而美國也正在這麼做。因此與美國的關係也是很好的,他說:「正因我們是朋友,當他們有事相求時,我們有時能幫上忙。」

李顯龍特別舉在美前總統川普任內,順利安排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進行川金會,來凸顯與美國的關係。李顯龍說:「這顯示雙方都能接受新加坡,我們對他們並沒有不友善,他們信任我們,不只是信任我們的政策,也相信我們能讓事情順利進行。」

即將接棒的黃循財先前接受《經濟學人》的專訪,針對未來的國家外交戰略坦言,新加坡既不親美、也不親中,並強調「新加坡只親新加坡」。如今美中激烈競爭,雖然新加坡長期接收美國提供的武器,黃循財指出,新加坡並不是美國的同盟國,由於新加坡在外交策略與選擇上的自我定位,因此新加坡並未計劃加入「美英澳三方安全倡議」。

面對中華民國新任總統賴清德即將就職,臺海局勢波濤洶涌,黃循財強調新加坡「反對臺獨」,透露早在新加坡與中建交時,就堅持反對臺獨,新加坡遵守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奉行的「一箇中國政策」,審慎處理涉及兩岸關係的臺海議題,絕不讓新加坡遭到臺獨勢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