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還路於民遊行 侯友宜承諾:努力實踐人本交通環境

國民黨17日舉行「行人天堂不是夢」響應0820還路於民遊行活動記者會,臺北市議員柳採葳(右三)等人員希望透過整合政府相關部門的方式,將行人權益入法,透過工程、教育、執法三個面向,成爲臺灣道路的新核心精神與行動實踐準則。(粘耿豪攝)

民團「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20日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國民黨今召開記者會,宣佈將響應參與當日活動,並公佈國民黨實現「行人天堂」的十項願景方針。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透過影片發聲,表示每位國民的生命都是他最在乎的,並承諾會努力實踐人本交通環境,迴應民間團體的五大訴求,終結「行人地獄」惡名,呼籲大家參與還路於民大遊行。

行人零死亡聯盟代表楊博捷今於會上說明,臺灣交通每年造成3000人死亡、近50萬人受傷,每年耗費6000億元社會成本在交通事故,希望透過整合政府相關部門,將行人權益入法,以交通3E(工程、教育、執法)三個面向,讓安全、平權、人本的不同層次目標,成爲臺灣道路的新核心精神與行動實踐準則。

知名YouTuber「Cheap」表示,國民黨是最大在野黨,將來也很有可能執政,無論在何種位置,都希望能夠共同推動終結行人地獄、2040死亡歸零,也希望20日大家一起站出來。

楊博捷提出五大訴求,包含健全人行設施、改革駕訓及考驗制度、積極執法捍衛行人路權、重建交通法制以及以縣市爲單位,推動零死亡顧景,希望透過這五大訴求,達成「2030死傷減半,2040死亡歸零」的最終願景。

都市計劃技師周孝宇建議,街道設計應該優先考量最爲脆弱的行人、輪椅族、推嬰兒車者等,其次是自行車騎士和搭乘公共運輸者,再來是卸貨貨車或攤販等提供城市服務者,最後才考量私人運具汽機車,惟有先確認此階層性,臺灣才能走向人本交通。

周孝宇說,應建立街道層級和標準化設計規範,以及科學化分析及重新規劃街道,並納入利害關係人意見;同時,街道設計納入都市計劃通盤檢討的重點之一,因爲街道設計若由鄉鎮市級都市計劃委員會把關,可避免地方政府不同部門各自規劃其權屬範圍,缺少統籌協調。最後,臺灣的步行環境由大量私有空間組成,違法佔用問題嚴重,設置連續性、實體的無遮檐人行道是政府責無旁貸的工作,不應該將此責任交給私部門,纔能有效保障行人的通行權。

侯友宜透過影片聲援還路於民大遊行,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康晉瑜指出,很高興看到侯友宜正面迴應不分族羣、黨派、世代所關心的行人交通議題,國民黨青年也十分關注8月20號的遊行活動,青年事務委員會、青年團以及青工會將共同參與遊行,屆時將有約50多位青年朋友共襄盛舉。

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柳採葳也宣佈實現「行人天堂」的十項願景方針,包含將人本交通當成國家重大政策、重新檢討中央「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相關法規、重新檢討中央「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透過教育培養全民正確的交通安全觀、運用人車路相關偵測及感應設施提升行車安全。

柳採葳指出,間接與「行人地獄」相關的方針包含中央檢討修法改革駕照取得門檻與考照方式,適度增加考照資格,改變駕駛素質;善加運用科技與大數據,提升人員管理與運具安全性。至於與「機車族權益」相關部分,則包含配合歐盟法規要求修法配合加裝機車科技安全設備以提升機車安全;重新檢討機車安全道路改善及政策,編定指導準則(Guideline)或作業流程(SOP);最後是建置常態性的「機車交通政策管理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