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地位很穩固、很有優勢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香港6月14日電(記者劉明洋、肖逸晨、陸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4日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很穩固、很有優勢,對此他很有信心。

“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正於此間進行。當日,媒體團來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對李家超進行了採訪。

李家超表示,衡量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不只是看股票買賣,還要看這座城市能否幫助國際融資、銀行業活躍度、保險業發展水平、貨幣流動等諸多因素。

李家超說,在上市融資方面,香港已經放寬了相關措施,讓一些尚未真正盈利的科創公司來港上市,並不斷加強跟不同地區的上市規則對接,相信會有更多公司來港上市。

他提到,香港的銀行業、保險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香港的債券發行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香港占人民幣離岸交易的八成份額。“從各方面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很穩固的。”

李家超表示,國際航運中心也不只是看集裝箱吞吐量一項指標,同樣需要綜合衡量。他說,以噸位來計,香港在船舶註冊方面去年位列全球第四,這得益於香港完備的配套服務業,包括法律、會計、融資等方面,能爲船舶運營商帶來更高的價值。此外,香港還是全球四個航運仲裁地之一,受到航運商青睞。航運效率方面,香港也處於世界領先水準。

“當然,香港還有很大發展和提升空間,在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以及智慧港口建設方面我們也會繼續努力。”李家超說,“香港會繼續保持競爭力,我很有信心”。

在採訪前進行開場白時,李家超對自己近兩年的施政進行了總結。

他表示,在政治方面,近兩年特區政府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完成了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工作,履行了特區的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二是完成了區議會選舉工作,讓區議會迴歸基本法規定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定位。“這兩項工作對於香港的安全穩定、有效治理特別重要。”

經濟民生方面,李家超說,近兩年香港扭轉經濟增長從負到正。“2022年經濟是負增長3.7%,2023年經濟是正增長3.3%,兩者相差7個百分點。我們評估今年經濟增長應在2.5%至3.5%之間,經濟總體保持正面增長。”

李家超表示,近兩年香港市民的工資中位數也有較大幅度增長,這是實實在在的變化。

此外,李家超上任時提出輪候公屋年限封頂以及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計劃,目標是把6年的公屋輪候時間壓縮到4.5年。“很高興看到,這個星期開始有4400個簡約公屋單位供應給市民申請。”他說。

李家超介紹,在醫療方面,特區政府推出了基層醫療,讓全港18區居民利用好家庭醫生網絡。他認爲,香港有一些小衆羣體特別需要照顧,近兩年特區政府精準幫扶劏房家庭及其青少年、長者和單親家庭等羣體。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李家超表示,上任第一年他就成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目的就是讓香港更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以打造北部都會區爲例,“我們將香港北部從西到東劃分爲四個部分,都是以對接深圳和大灣區發展來做規劃建設,讓香港整體融入國家發展更有效、更積極。”

“大家最近經常聽到每到週末或長假期,很多香港居民就北上深圳或大灣區其他城市消費。我認爲這也是我們在推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做得有成效的一部分。”李家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