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已在路上,廣東氣溫最低將降至“1字頭”!|溫度記

一大早派派君溫馨提醒一下小夥伴:

今天週日,要上班!

在說天氣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昨晚衝上熱搜第一的香港巨大水龍捲。

據瞭解,9月28日中午12時半左右,香港有巿民拍攝到海面有水龍捲出現。據香港天文臺表示,根據其自1959年開始接獲的報告,今次是首次在維港內有水龍捲報告。

沒有在現場看到如此奇景的小夥伴,可以戳視頻瞧瞧——

馬上就要到國慶假期了,冷空氣和颱風相繼來“湊熱鬧”。

在冷空氣和陰雨雪天氣的打壓下,未來幾天,我國將出現大範圍氣溫創新低的情況。北方最高氣溫最低值大多出現在10月1日,屆時,北京、天津、瀋陽、呼和浩特、太原、西安、銀川、濟南都將迎來下半年來最寒涼的一天。

對於南方來說,氣溫創新低的時間要更晚一些。城市中,貴陽、合肥最高氣溫會在10月1日降至低谷,而上海、杭州、南昌、重慶、成都等地要到10月2日纔會降到低點。

廣東9月的最後兩個工作日,天氣關鍵詞——“熱”!

不過大家不用太擔心,冷空氣已經在路上,未來幾天,廣東先熱後涼,國慶期間廣東最低氣溫將降至“1字頭”!

根據最新預報,今年國慶假期,廣東的天氣比較簡單,有冷空氣造訪,颱風繞行,北風控場,大部分地區晴朗乾燥,早晚清涼,午間紫外線強,晝夜溫差較大,總體適宜出行。

冷空氣進程:9月30日夜間開始影響粵北,10月1日上午抵達中部,1日下午到達南部。

強度及降溫幅度:中等強度;日平均氣溫下降4~7℃。

溫馨提醒:① 冷空氣造訪,晝夜溫差較大,適時添減衣物以防感冒。② 午間紫外線強,防曬+補水,一樣也不能少。③ 受冷空氣和颱風共同作用,海上大風增強,要注意做好海上大風的防範,濱海及海島旅遊要注意安全,遠離風大浪急的區域。④ 天氣乾燥,注意森林防火及居家用電用火安全,特別是戶外野餐露營等要注意用火安全。

@廣東天氣 預計,9月29日-30日廣東大部多雲間晴,局部有陣雨,早晚有輕霧或霧。9月30日夜間至10月1日,有中等強度冷空氣南下影響廣東,大部分市縣日平均氣溫下降4~7℃。

具體預報:9月29日-30日,全省多雲間晴天,白天最高氣溫:粵北大部分市縣31~33℃,其餘市縣33~36℃;早晨最低氣溫:粵北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市縣22~24℃,其餘市縣24~27℃。10月1日,全省大部晴間多雲,氣溫逐漸下降。最高氣溫:南部市縣30~33℃,韶關北部、清遠北部23~25℃,其餘市縣普遍介於26~29℃;最低氣溫:粵北的北部市縣18~21℃,南部市縣25~27℃,其餘22~24℃。

廣州方面,節前的氣溫還是比較“囂張”,國慶將再獲秋意體驗卡,又不下雨又清涼,愛了。

今年廣州國慶天氣也太好了!好到什麼程度呢?過去十年國慶假期僅有一年無降雨。

統計2014-2023年國慶期間廣州站的降水情況,僅有2018年一年沒有下過雨,2015年則爲最大(118.8毫米)。

廣州氣象臺預計,29日受副高邊緣氣流和弱切變線影響,天氣以多雲到晴爲主,局部有陣雨;30日受副高反氣旋環流控制,天氣晴熱;展望國慶假期前期,受中等強度冷空氣影響,廣州日平均氣溫下降,風力加大,體感轉清涼。

具體預報:9月29日,多雲到晴,局部有陣雨,25~34℃;9月30日,多雲到晴,25~35℃;10月1日,多雲,23~31℃。

接下來看一下臺風的最新消息。

巴士海峽以東熱帶低壓已於28日上午8時加強爲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熱帶風暴級)。預計,“山陀兒”將以每小時5公里左右的速度緩慢向西偏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29日早晨以後轉向北偏西方向移動,並逐漸向臺灣島東南部海面靠近,隨後繼續偏北行,強度還將繼續增強,對廣東陸地無直接影響,但巴士海峽、臺灣海峽風力將明顯加大,粵東海面、南海東北部海面也將有大風。

有颱風生成,也有彗星到訪。

今年,一顆名爲紫金山-阿特拉斯的彗星引起全球關注,大家都期待能夠捕捉到它的身影。

9月26日清晨,深圳西涌首次拍到了這位“天外來客”。

這顆61751年纔到訪地球一次的彗星,目前已經進入最佳觀測期。9月27日,它將到達近日點,約10月12日到達近地點。

深圳市天文臺天文部部長梅林介紹,這次廣東、廣西等低緯度地區的彗星照片最先出圈,這幾天趕緊拍攝,到了10月3日以後就看不到了,要等到10月13日,彗星纔會在傍晚出現。據深圳市天文臺預報,10月5日前,彗星都是晨星,約在4時50分後出地平,所以選擇早晨晴天到多雲,觀測條件好的地方,就可以觀測。10月5日至11日,彗星在太陽附近,幾乎與太陽同升同落,無法觀測。但如果彗星亮度能達到負數星等,在用設備遮擋住太陽的情況下,可白晝觀測到彗星。

10月11日後,彗星將成爲昏星,可在日落後觀測,如彗星亮度達到預期,將有可能裸眼目視到壯觀的彗尾。同時,彗星在日落後的高度角會越來越高,但亮度也會漸漸變暗。

感興趣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啦!

(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廣東天氣、@廣州天氣、廣州氣象臺、龍捲風重點開放實驗室、深圳天文)

文 記者 陳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