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最難算的一筆帳:去年盈利193億元,小米造車將如何侵蝕淨利潤?| 公司觀察

4月2日,小米集團(01810.HK)如期高開,開盤漲超13%,總市值突破4200億港元。

小米造車,在接受銷售市場考驗的同時,也面臨着資本市場的估值考驗。

創始人雷軍曾經承諾,小米集團硬件產品的淨利潤率不超過5%。不過,他是否認真考慮過,一旦淨利潤率連“-5%”都沒有的話,又會如何?

小米集團涉足消費電子、互聯網、家電產品等各項業務,大部份都能實現盈利。然而這一次全面涉足大概率虧損的純電動車,到底會不會削弱小米盈利能力?雷軍本人都都曾表示“小米每賣出一輛汽車都是虧的”。

業內人士分析認爲,小米集團造車採用了純電的技術路線,意味着電池採購成本比較高,短期內基本無法實現盈利,如果小米因爲造車業務造成比較大的虧損,削弱原本主業的盈利,資本市場如何估值則將成爲一個難題。

淨利潤不到200億,電動車或影響盈利能力

“今天看到特斯拉將於4月1日漲價的消息,目前的電動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只有特斯拉敢漲價。大家可能對電車成本不是太瞭解。目前純電車,除了特斯拉,很多家都是鉅額虧損。”3月20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微博上如是說。

小米集團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710億元,同比微降3.2%,2023年調整後淨利潤達約193億元,同比增長超126.3%。

按照汽車發佈會之前3727億港元市值,市盈率逼近20倍,但造車侵蝕利潤之後,小米又該如何估值?不過因爲新車熱度比較高,發佈會後小米集團美國預託證券ADR累計漲幅超過10%。

2024年3月28日,雷軍終於揭曉業界猜測已久的小米汽車價格——標準版售價21.59萬元,PRO長續航版售價24.59萬元,MAX版29.99萬元。發佈會後,雷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小米每賣出一輛汽車都是虧的,頂配版最早定價是35萬也是虧的,最後直接定到了29.99萬。

光大證券認爲,綜合考慮市場競爭、小米的品牌力與首款車型定位,預估2024年SU7銷量5萬輛到10萬輛。國盛證券分析師夏君則表示,小米集團最新戰略升級爲“人車家全生態”,生態鏈閉環望提升交互體驗、將來通過IoT產品及增值服務增厚汽車業務利潤率、提升業務價值。2023年小米汽車等新業務費用合計75億元,預計2024年投入將持續提升。

奶酪基金投資經理胡坤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業務板塊看,新能源汽車業務是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打造新的增長曲線;從資本市場看,新增的新能源汽車業務能夠提升公司整體估值水平;從戰略看,小米集團最新戰略升級爲“人車家全生態”,生態鏈閉環能夠提升小米用戶的交互體驗,將來通過IoT產品及增值服務提升汽車板塊的盈利能力,更爲重要的是,通過生態鏈的建設,打造小米獨特的競爭優勢。

在3月28日的小米SU7上市發佈會上,雷軍表示,小米SU7在開發之初,就全面對標保時捷Taycan。而一些汽車行業人士認爲,小米SU7的外形與保時捷Taycan相似度很高,有模仿的嫌疑。

不過在售價和配置上,其實小米更接近目前的小鵬P7等產品,雷軍也把特斯拉Model 3等列爲小米SU7比較對象之一。

更接近小鵬?

對標“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業內人士認爲,考慮到蔚來和理想車價主要集中在30萬元以上高端車型,而且分別採用了換電和增程式的技術路線,跟小米汽車並不一樣。

目前小米汽車業務結構更接近純電產品爲主的小鵬,而且小鵬汽車單車均價不到20萬元,每賣一輛車虧損超過7萬元。公開信息顯示,小米集團在2019年參與了小鵬的C輪融資。

目前小鵬P7的各種版本售價也是在20萬元到30萬元之間。小米SU7的競品包括小鵬P7,智界S7、Model 3、極氪007等純電車型。其中,4月1日,極氪汽車官微宣佈,極氪007後驅增強版正式上市,售價20.99萬元起,比小米SU7起售價低近1萬元。

2023年全年,小鵬汽車交付量爲14.2萬輛,同比增長16.7%;全年營業收入爲306.8億元,同比增長14.2%,汽車銷售收入爲280.1億元,同比上升12.8%;但淨虧損達103.8億元,較2022年增加約12.4億元。可見小鵬汽車每賣一輛車平均產生的淨虧損大約爲7.3萬元。

東吳證券分析師黃細裡認爲,2023年第四季度小鵬汽車單車均價19.84萬元,同比降低5.5%,環比增加3.9%,產品結構變化帶來單車均價變動。

“一季度以來,行業的價格戰愈演愈烈,有一批企業出局,也有知名科技公司停止對造車的投入,這標誌着2024年到2027年智能電動車的淘汰賽正式開始。”在2023年財報電話會議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如是說。

玄甲基金總經理林佳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技術迭代有很多不確定性,目前來說,豐田等混動產品供不應求,插電混動也有不錯表現;豐田、大衆等全球車廠已經放緩電動化步伐,主要因爲海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定的瓶頸。國內由於插電混動、增程式的比例持續提升(純電續航100多公里,遠低於純電動車的500公里左右),導致實際帶電比例可能呈現減少趨勢,因爲純電動車始終有續航和補能焦慮,消費者更傾向選擇混動的車型。

(實習生郝梓竹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