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有了更大的野心

作者 | 喻言

編輯 | 周智宇

攪動新能源的“一江春水”,卷得車圈大佬們紛紛下場直播後,雷軍他有了更大的野心。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5月23日透露,最近管理層開會,對今年交付提出了個新目標。要確保10萬輛的交付目標,挑戰全年12萬輛的交付目標。“雖然有壓力,但管理層還是應該去挑戰一下這個目標”。

迄今爲止,造車新勢力當中最快完成10萬輛交付目標的是問界,用時15個月,小米不僅將突破這個記錄,還要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

毫無疑問,“從小卷到大”的小米,又有了當時其入局手機行業、顛覆行業格局的姿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淘汰賽之際,加速着行業變革。

小米提升今年交付目標的原因之一,是它希望藉此解決交付週期的問題。這是目前很多消費者在小米SU7和其他車型之間猶豫,不敢下訂的最大阻礙。

也有機構投資者認爲,在小米SU7發佈後,投資者對小米熱情高漲。眼下投資者對小米關注的重點,在於它汽車的訂單、交付以及單車售價,這是評估汽車業務估值的重要指標。從目前股價來看,今年10萬輛的交付目標已按照較高的市銷率,反映到市值當中。

自小米在3月12日官宣小米汽車上市發佈時間起,小米集團股價已上漲超36%,市值增長超1120億元。當前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熱情已較兩三年前大幅消退,小米需要講出新故事,才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從目前用戶反饋的交付週期看,即便小米SU7 Max版本等車型交付時間有所提前,但現在下訂用戶,普遍交付週期還在30周以上。

截至5月15日,小米SU7系列累計交付新車達到10000輛。小米計劃進一步加速。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小米方面計劃在今年6月,小米SU7單月新車交付量要超過10000輛。爲達成這一目標,盧偉冰表示,已經準備在6月雙班生產,小米汽車工廠產能全力提速,基本可以做到比鎖單時App給出的時間略有提前。

當然,雙班生產還只是權宜之計,接下來小米汽車產能還有待二期工廠落地,以及更多新車型的上市。

小米位於北京亦莊的工廠共分爲兩期,一期目前已經投產,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年產能爲15萬輛;二期今年正式動工,2025年完工。

盧偉冰還透露,小米新車正在研發中。這都有助於接下來小米在產能、交付數據上的提升。

除了產能、交付數據的提升預期外,小米管理層也在業績會上透露了另一個關鍵數據,即目前的訂單結構,這關係到小米目前的單車售價數據。盧偉冰透露,目前Max版本佔比超過40%,標準版、Pro版本佔比均達到30%。

至於要做到行業第一梯隊的智能駕駛,小米也在加速佈局。本月底,小米汽車將開始向Pro、Max版本推送城市NOA功能,首批預計會開通10座城市,到今年8月份還將解鎖更多城市。最近,小米還挖來了前圖森未來中國CTO王乃巖。小米也表示,要在智駕方面,繼續加大預算,僅今年,就要投入15億。

爲了讓更多消費者相信小米的能力,5月18日,雷軍還通過一場直播,實測了小米SU7的城市NOA和高速NOA。從最後結果看,小米智駕的表現不錯,一小時中做到接管1次,干預2次。

當然,作爲一家造車新勢力,隨着小米SU7上路車輛數量快速躍升,以及小米自帶的潑天流量,讓消費者、投資者都會拿着放大鏡去看小米SU7所有的細節。在社交媒體上,關於小米SU7智駕、上路後發生故障的話題,總能引起熱議。

小米過去對消費者的洞察,打造出了讓消費者青睞的產品,這些能力又在流量帶來的乘數效果下不斷放大,並轉化爲具體的訂單量。但包括理想、小鵬等新勢力的經歷也表明,造車新勢力成長不易,在成爲行業巨頭的路上,還有重重困難需要它去突破。

好在小米在手機高端化、IoT等領域也有了不錯的成果。財報數據顯示,小米集團第一季度營收755.1億元,同比增長27%;調整後淨利潤爲64.9億元,同比增長100.8%。

作爲一個造車新勢力,小米有着“蔚小理”所不具備的資金、產業實力,這讓它能夠相比其他新勢力跑得更快。但當雷軍決定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用小米品牌來造車起,也決定雷軍在造車之路上必須別人走得更穩。否則,也會影響到小米其他業務。

好在雷軍還有盧偉冰、許斐等與他一路通行的管理層、團隊,讓他能在帶着小米汽車打硬仗的同時,後方依舊穩固。接下來,則是小米邁過一道道坎,在銷量上不斷突破。

雷軍推動者小米,在成爲全球前五車廠的路上,加速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