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神秘聚會

雷軍一個聚會,再次震驚市場——

剛宣佈完造車,就喊來圈內半壁江山來聚會,臺下一桌人身家直超2000億。

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是新能源車第二波戰事的開始,也可能是新造車格局和幾位“大佬”關係發生微妙變化的開始。

新能源車,大戲正酣。

01

臺下一桌人身家超2000億

雷軍剛宣佈造車沒兩天,一張他和李斌(蔚來汽車CEO)、李想(理想汽車CEO)、何小鵬(小鵬汽車CEO)、王傳福(比亞迪董事長)的合影就在互聯網圈內人士中流傳開來。還有消息說,雷軍在北京小米科技園與王傳福進行了長時間會談。

由於這張照片集齊了新能源汽車領域諸位大佬,合影背景還是小米最新一次宣佈造車的發佈會海報“生生不息”,引發了諸多猜想,比如照片中參會者,會不會是小米造車可能的合作方?

圖片來源:業內人士微信朋友圈

注:拍攝合影的人物中,左起分別是小鵬汽車何小鵬、蔚來汽車李斌、小米集團雷軍、比亞迪王傳福、理想汽車李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臺上合影的五位,臺下桌簽有美團CEO王興、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滴滴CEO程維、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等人的姓名。王興還在飯否上發文稱“雷總真是勞模加戰神”。

圖片來源:業內人士微信朋友圈

按照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興身家2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21億元),沈南鵬身家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3億元),程維身家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億元),魯偉鼎家族財富約在450億元人民幣。如此計算這一桌上的大佬身家就超過2413億元。

不過這樣陣容的聚會並不是雷軍自己攢的。

據瞭解,此次聚會實際上是“華夏同學會第32次正式聚會”。華夏同學會,由在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上過CEO班的同學自由組織而成,大部分都是企業家。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劉永好、王健林、馮侖、郭廣昌、李東生、柳傳志等人皆是華夏同學會成員,每年聚會兩次,輪流承辦,每次的聚會都會有一個主題。

圖片來源:業內人士微信朋友圈

今年恰好輪到雷軍做東,而他剛剛宣佈10年投入100億美元造車。在本次聚會的議程中,有一項正是“智能出行、智能汽車與自動駕駛”,討論時長爲3個半小時。除了合影中出現的幾位,汽車圈裡的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彭軍、汽車芯片廠商地平線創始人餘凱也是參會嘉賓。

根據流傳出來的議程,雷軍還帶領大家參觀了小米總部,演講並討論了“小米的過去十年與未來十年”,分享了在科技創新、國際業務的挑戰與經驗、組織管理與人才戰略等方面的感想。

根據初步確認的名單,報名前來的除了汽車圈的人士外,曹國偉、陳東昇、馮侖、江南春、楊惠妍、姚勁波、虞鋒、鬱亮、左暉等37位大佬都來了。據報道,華夏同學會中有個規定,不能出席活動的同學將被罰款數萬元,款項全部進入華夏慈善基金會。

根據公開資料,華夏同學會不只是吃吃飯開開會這麼簡單,彼此把脈解惑、排憂解難的案例非常多。比如2008年,蒙牛的牛根生曾在華夏同學會的幫助下,使公司順利渡過難關。

02

造車天團的抱團策略

越來越多的玩家繼續入場,新能源汽車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博弈階段,未來格局也將變得撲朔迷離。

比如,阿里與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將聯合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智己;華爲與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聯合打造智能汽車新品牌;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將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汽車與騰訊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等。

尤其是華爲,對整個汽車行業帶來的影響將是顛覆性的。未來國內汽車產業的市場格局和勢力劃分,很可能不再是3+3+3+3,而是另一番面貌。

汽車電氣化進程的提速,也讓汽車行業淘汰賽進入全新階段,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從而加快行業的優勝劣汰。

除此之外,其他產業鏈上的巨頭也在加強投入:傳統豪強寶馬集團已經連續五年在研發投入超過50億歐元,戴姆勒集團2020年的研發投入也達到了86億歐元,大衆集團一年的研發費用就已超過百億歐元;蘋果在電動汽領域的累積投入也早已超過了百億美元。

花旗在其研報中點明,“造車遠比製造智能手機要複雜得多,供應鏈也更長,但小米貌似還沒有搭建起這樣的供應鏈。而且,造車屬於重資產業務,將會消耗大量資源,同時帶給公司長期的財政負擔,對當前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會帶來影響。”

就連剛剛加入造車的雷軍,也曾在何小鵬創立小鵬汽車時就對何小鵬說過:“造車和互聯網創業不同,智能汽車的產業鏈長且複雜,需要有思想準備打六年的地基和積累,同時需要足夠的資金,吸引智能汽車市場中最棒的人才有可能成事。”

比如,早在2013年,長江汽車背靠着港股上市公司五龍電動車的光環,就已躬身入局,背後更是有大佬李嘉誠撐腰,長江汽車不僅擁有自己的電動車品牌,而且是北汽新能源後,第2家手握雙資質的車企。但自2016年4月就發佈車型“逸酷”,遲遲沒量產交付,苦撐幾年,燒光了51億後,在2020年迎來破產清算。

另一方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0全年累計汽車銷售2,531萬輛,同比下降2%。而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137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電動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0%以上,屆時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有望超過600萬輛。這意味着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一步快速提升,新能源車型也將正式步入汽車市場中。

這其中,2019年9月,特斯拉建設(上海)有限公司成立,2020年,隨着上海工廠的產能釋放,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節節攀升,市場的預期迅速改觀,一同飛昇的還有股價。

目前,特斯拉預計到2022年,在中國市場銷量有望佔其總銷量的40%。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下餃子”的Model 3,以及即將引入的Model Y,比不過性價比的國產造車新勢力,也要找出自己的比較優勢競爭。

而對於另外一個強勢入局者恆大來說,除了豪氣沖天地斥資數百億收購汽車上下游公司,許家印視察上海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的時候,也表示“我們一定能實現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宏偉目標。”

再加之這是一個不確定性極強的賽道,電池技術的進步、補貼政策的變更、經營模式創新都隨時可能會發生顛覆性變化,進而影響到行業格局。

尤其是已經有過前車之鑑:共享經濟的鼻祖早已經賣身於互聯網大鱷,剩下白骨累累的共享戰場,繼續做着一夜暴富的美夢。

最明顯的失敗者就是ofo,曾經與摩拜並駕齊驅,號稱中國物聯網經濟新領軍人物的商業領袖,曾經拿過超15億美元的融資,如今已經成爲名正言順的“老賴”。共享過後的一地雞毛,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所以怎麼提高自身的資本效率,抱團取暖,用合作換時間,就勢在必行。

03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另外一方面,根據《AI財經社》,就在照片流露出不久,4月2日下午兩點後,萬向錢潮(SZ000559)交易量迅速放大,創下近半年來的最大交易量,股價躥升至漲停,以每股5.21元的價格收盤。

“萬向是照片裡唯一沒有整車產品的(汽車)行業代表。”一位汽車行業專家告訴AI財經社,萬向是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集團之一,因此作爲供應商參與到小米的造車之中順理成章。其實,萬向已想做新能源汽車很多年,但一直“難產”,這次有望從小米造車的事業中分一杯羹。但對於照片,上述人士稱,“我認爲是過分解讀了,小米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事實上,不只是萬向,此前長城等整車企業也傳出過將同小米合作造車。眼下在整車製造企業中,尋求代工並非難事,其中吉利、富士康等企業均已發佈開放的電動車平臺代工,江淮、海馬則已參與新造車勢力的代工多年。

此外,在與雷軍合照的同道人之中,或許也不像外界看來的那般祥和。此前雷軍曾參與小鵬、蔚來的融資,但和諧的關係可能隨着小米下場造車而逐步改變。

AI財經社瞭解到,目前蔚來三款產品的定價均在30萬元區間,理想ONE定價也在30萬元以上,且爲增程式產品,與小米的純電動並無直接競爭關係。相比之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按照小米以往所習慣的產品定位,“小米汽車”與小鵬的競爭將更爲直接。此前已有消息透露,小米的首款產品將是15萬元左右的純電SUV。

此外,對於產品線更爲完備且正在高端化之中的比亞迪而言,與幾家新造車公司之間的競爭則更爲直接。

“新能源汽車是增量市場,現在車企之間的摩擦還不至於太激烈。”上述行業專家告訴AI財經社,但在未來,競爭是難免的,“尤其是幾個新造車品牌,消費者的感知是相似的,會把幾家產品放在一起比較。”

一場爲期兩天的“華夏同學會”,可能是新造車格局和幾位“大佬”關係發生微妙變化的開始。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投中網、AI財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