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投資68億餘元、新增面積近50萬平米 廈門全面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建設

人民網廈門9月26日電 (記者張萌)28個項目列入重點建設清單、累計完成投資超68.5億元、新增樞紐面積近50萬平方米……26日,廈門市交通運輸局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該市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推進情況及取得的相關成效。

發佈會介紹,自2022年被列入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試點城市以來,廈福泉三市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按照交通運輸部、福建省政府關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福建先行區推動構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合作協議、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交通運輸行動方案等要求,加快推進廈福泉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加快建設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一羣九組團”綜合貨運樞紐體系,有力服務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和交通強國福建先行區建設。

其中,廈門市有28個項目被列入補鏈強鏈工程重點建設清單,總投資超過206億元,實施期預計完成投資約81億元。試點建設兩年多以來,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68.5億元,更新設備115套,新增樞紐面積近50萬平方米,已投產運營的樞紐項目5個,已建成集疏運公路14.6公里,項目建設進展情況良好。

在穩步推進綜合貨運樞紐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的同時,廈門市也在規則標準制定及服務軟聯通方面持續探索。近年來,該市先後出臺《廈門市物流專項規劃(2020-2035年)》《進一步加快跨境航空貨運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支持廈門多式聯運“一單制”業務推廣的若干措施》等規劃及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和產業扶持,促進土地、資金、創新、人才、數據等資源要素向現代產業體系集聚,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產業服務質量和綜合競爭力,進而推動物流產業做優、做大、做強。

尤值一提的是,作爲“一帶一路”海上支點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廈門市持續加強“絲路海運”、中歐班列等品牌建設,爲國際港航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數據顯示,目前廈門已有136條外貿航線覆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金磚國家和RCEP國家等;全國122條以“絲路海運”命名的航線中,廈門港擁有60條命名航線,今年1-8月,廈門市60條命名航線共開行1357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6.87萬標箱,同比增長13.01%。

“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隨着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實施,海峽樞紐功能也進一步凸顯……”發佈會上,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宗澤介紹,近年來,該市重點推進廈金大橋(廈門段)等項目建設,積極打造對臺直航樞紐,吸引臺灣集裝箱從廈門中轉,推動兩岸物流基礎設施應通盡通。同時,立足區位優勢,以廈門港爲核心樞紐,積極完善兩岸物流集散體系,提升對臺物流中轉能力,做強做優海運快件、冷鏈物流等對臺特色業務,構建起國際貿易物流新通道,在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基礎設施聯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備受關注的翔安新機場錨定2026年底通航的總體目標正在推進各項工作。該機場定位爲我國重要的國際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和兩岸門戶機場,可實現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的目標。其中,廈門翔安機場貨運區工程等作爲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重點建設項目,將進一步強化廈門航空貨運能力,打造“航空+”國際多式聯運的綜合物流樞紐,爲打造樞紐經濟新高地,助力兩岸經濟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李宗澤表示,將以重點項目建設爲抓手,高質量打造廈福泉“一羣九組團”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在持續提升綜合貨運樞紐服務水平、綜合交通運輸效率的同時,探索海峽兩岸物流融合發展新路徑,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佈局,爲進一步提高國內國際物流供應鏈循環效率、加快交通運輸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廈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