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迦、望隼 新產能拚成長

樂迦董事長楊智惠表示,全球再生醫療產值持續成長,該公司臺北的先導工廠已開始小量接單,而竹北PIC/S GMP細胞工廠預計2025年正式投產。

據統計,至去年底全球再生醫療有超過2,400項臨牀試驗正在進行中,臨牀三期有222項、臨牀二期有1,338項、臨牀一期有846項,其中有52%的試驗適應症爲癌症。

楊智惠說,去年底全球從事再生醫療相關業務的公司,包括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組織工程超過1,300家,光是去年再生醫學總投資額已達227億美元。全球目前有77%的細胞治療企業正與CDMO公司合作,僅23%完全自行生產,顯示細胞治療企業委外製造細胞比率高,將積極爭取CDMO大商機。

樂迦具有國際血統的細胞治療CDMO公司,除了與日本夥伴打造一棟多功能、自動化、符合國際標準的細胞生產工廠,並支持國內新創業者在細胞治療發展外,也投入iPSC、CAR-T等兩大主力研發項目,已積極招募國際專業人才。

另外,隱形眼鏡廠望隼,由於大陸地區還在消化去年雙11的庫存,第二季又有疫情封城干擾,終端市場減少三至四成,前四月營運表現不如預期;總經理石安說,若大陸5月底、6月解封,雙11效益仍可期待,下半年可望重回成長軌道,今年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

石安表示,望隼在今年底月產能將至3,000萬片,年增20%。毛利率較高的矽水膠片方面,臺灣可望在8月取證、第四季推出;大陸預計明年第三季取證、當年底推出;而日本和美國則規劃2024年取證。

望隼爲滿足大陸市場雙11的需求,今年第三季將有新產能開出,預計年底月產能年增可達20%。由於日本一級客戶在透片方面有成長,明年也會增加新客戶;加上大陸地區會推新產品,都可助力營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