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2年ESG計劃止損 企業面臨永續經營的啓示

樂高追求環境永續曾面臨挫敗,但透明化行動與社會責任的決心,成爲企業面臨永續經營的啓示。(圖片來源/pexels)

樂高(Lego)作爲全球最大的玩具製造商,2年前提出雄心勃勃的ESG計劃,就是使用回收塑膠瓶材料來製造積木,推動環境保護。然而,經過研究後,他們不得不放棄這項計劃。研究顯示,該方法並不符合期望,原因在於生產過程會產生更多的碳排放量。此消息突顯了實現永續供應鏈的難題,值得企業深思。

目前樂高每年生產的數10億件積木中,約有80%使用ABS樹脂,而製造1公斤塑膠需要2公斤的石油,因此,樂高試圖減少使用石油基ABS樹脂產生的碳足跡,例如增加生物基成分和回收材料,尋求其他解決方案來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

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reenhouse Gas Protocol)的分類,排放量分爲範圍1、範圍2和範圍3,而範圍3的披露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挑戰。樂高表示,願意成爲少數公開報告範圍3排放量的企業,並進一步測試使用其他回收塑料,以及電子甲醇(e-methanol)製成的塑膠來製造積木,積極尋找解方。而這樣的行爲也開始受到其他企業的效仿。

新的歐盟和美國加州的法規,將企業的碳排放納入覈算範圍,提高了企業排放量的透明度。歐盟要求從2024年開始,歐盟上市公司必須揭露範圍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而加州則要求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公開。

雖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曾提出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報告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及範圍3的碳排放數據,但目前仍在重新考慮新規則所造成的衝擊。部分企業往往不願意揭露該隱私,因爲這個範疇的資訊量很複雜,這也使消費者產生憂慮,或是懷疑聲稱排放量低的公司只是採取了「表面綠色」行爲,而沒有采取實際行動減少供應鏈中的排放量。

投資者通常支持永續經營方針,也更願意投資揭露所有排放領域、透明度高的公司。樂高的例子是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的一個警示與標竿,隨着更多公司對碳足跡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未來的永續發展解決方案可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人類在達到環境永續的過程,將不斷面臨挑戰與挫折,而企業責任的決心將是影響世界未來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