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打罵學生被停職,曝光視頻被學校威脅,網友分兩派吵翻天

一段“老師輔導作業時粗暴對待學生”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起軒然大波。

視頻中,女教師歇斯底里地訓斥一名同學,不停按壓孩子頭部,還有類似揪耳朵的動作。

見到孩子這麼慘的遭遇,很多網友爲其心疼,也有細心的網友提出質疑,這視頻是誰拍的呢?

緊接着,有一則消息衝上熱搜:發佈視頻的另一位教師,疑似被學校威脅,還有聊天記錄爲證。

截圖中多次提到“前途”、“得罪”、“混不下去”等字眼,威脅意味明顯。

但縱觀此次事件,真是令人氣憤,網友們也炸開了鍋,評論區分爲兩派,吵得不可開交。

其中一條評論熱度挺高,他說:上初中時每個老師都打人,扇耳光那種,但同學們都心服口服。

這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然,除了反對的聲音,也有很多網友表示:當年就是這樣的,誰還沒遇到過打人的老師呢?

對於老師粗暴對待學生這樣的事,爲啥人們的接納程度會天差地別呢?

是過去的孩子都很堅強?還是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前同事是個五大三粗的小夥子,幹什麼都有把子力氣,爲人直爽,經常跟我們談起他的童年。

小時候,他是班裡最頑劣的,老師家長都管不了,成爲了年級裡出了名的“壞孩子”。

後來,他遇到一位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劉老師,這位老師不像其他老師那樣,對他放任自流,或者冷言冷語。

當然,他也不是省油的燈,經常給老師闖禍,當年,劉老師也沒少打他,但他從來沒恨過老師,因爲如果沒有劉老師嚴厲的管教,他很有可能就跟着村裡的混混,學壞了。

如今想來,他能有份體面的工作,全靠當年劉老師教他如何做人。

過去,老師對同學是真關心,自己班的同學,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孩子付出的是“父母之情”,孩子內心是能感覺得到的,所以即使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使用了體罰,孩子也不會記仇。

教育就像一汪溫泉,當你向其中投注的是真摯的愛時,即使手段略有瑕疵,也能溫暖孩子的心靈。

當然,這與過去孩子總數較少也有關係,老師的精力足夠輻射到每一位同學。

另一方面,過去各種教育規則不明確,如果老師有過激行爲,家長往往會息事寧人,孩子也大多不敢吱聲。

也因此,有很多孩子,因爲老師的一言一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爲啥老師不能打孩子

此後,身爲人民教師,都要嚴格要求自己,用更溫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老師粗暴的舉止,不應當再出現。

對孩子來講,他們幼小的心靈,可以得到保護,不會再接受被歧視、被侮辱的教育。

在孩子眼中,老師也將回歸“像媽媽一樣”的形象,不再是“可怕”的存在。只有這樣孩子纔有希望,愛上學習。

對於老師來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在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撫養》一書中,談到過這樣一個真實案例:

於是,他又籌謀了8年,終於在某一天,奪去了班主任的生命。

這一案例,提醒我們,孩子在童年受到的心理傷害,不會輕易自愈。

相反,如果化解不及時,就會深度困擾孩子很多年,甚至成人了,還會導致他們走上歪路。

如今,不關注孩子心理狀況,只求分數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想要對孩子動粗的老師,都應該反思一下,是否對得起“人民教師”的稱號。

同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不要總是“揮拳頭”,謹防對孩子的心靈產生不良影響。

您遇到過“粗暴”對待孩子的老師嗎?

您還記得小時候,學校裡的哪位老師呢?

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