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塞給我一個AI新同事,一週後:真香

就很煩,本來年底事就多,還被老闆安排了一個額外任務:

說實話我是比較不屑的,ChatGPT問世接近一週年了,大大小小的AI產品試過那麼多,哪個能真正融入工作流程了?

內心也是抗拒的,雖然可能性很小,但萬一真的好用,那危險的不就是我了?

沒想到,試用一段之後,還真成了日常辦公得力助手,回不去了。

甚至據說有走在前面的公司,靠它預計一個月業績提高100萬元,那一年可就是上千萬了。

什麼樣的智能夥伴?

市面上性能強大的AI助手已有不少,但在辦公場合用起來往往有個痛點:要先把任務要求等等交代清楚,所需的背景資料上傳好。

就好像把工作交給公司裡剛來的新人,等都折騰好了,和自己直接上手乾花的時間其實也差不多。

智能夥伴的解決方案很巧妙,與你共享工作記憶:

工作羣聊,工作文檔,工作郵件,會議記錄……凡是辦公平臺上你有權限訪問的部分,它也能訪問。

這樣一來,智能夥伴就從“新員工”水平一下子變成了“老師傅”級別。

遇到不清楚的問一句,就能綜合多篇文檔給出一個答案,需要更詳細的還可點擊鏈接查看原文檔。

還可以預判你的預判,自動推薦接下來還有可能被問到的問題。

測試中還發現,如果某篇文檔有多個不同版本的副本,可能會對智能夥伴帶來一些困擾,也算反向倒逼公司把文檔管理好了。

接下來還有一個重點創新之處,自動搭建業務系統。

哪怕是還沒具體想法,只是有一個模糊需求的時候,都可以先讓智能夥伴先試試。

點進剛剛創建好的多維表格,就會發現除了基本框架,還填充了幾個示例數據,非常直觀的展現了新建系統的使用方法。

接下來無需再回到對話窗口,直接在多維表格頁面都可以繼續讓同一個智能夥伴繼續修改系統。

增刪改都不在話下,在一些場合還能直接填入相關數據。

其他自由對話、文字生成等大家已經熟悉的場景,智能夥伴也不含糊。

比如在郵箱裡,點開一封郵件,就發現他已經在了(順便一提,每個員工都可以給自己的智能夥伴選名字和形象)。

一封回覆郵件寫下來除了“祝商祺”稍微有點不適用於學術場合,內容完整語氣得體,真的省了不少腦細胞。

在自由對話中,遇到不知道的也不會隨機生成編造,而是老老實實回答“沒有找到”。

這還只是測試版可以體驗的有限功能,根據官方介紹還展示了更多實用能力。

工作羣太多,消息看不過來,可以一句話總結當前未讀消息,不用爬樓直接看結論。

甚至能結合前一天的工作記憶,在每天早上推送專屬工作簡報,代辦事項一目瞭然,也是非常期待了。

總的來說,包括體驗到的和看到的演示,智能夥伴不像獨立的AI產品每次用都要去打開,同步上下文信息,輸出結果再粘貼回來,而是與整個辦公系統整合,出現在每一個用得到的地方。

它可以掌握組織內新發生的事,不像一個工具,更像多了一個同事。你開過的會相當於他也開過了,你看過的文檔它也看過了,甚至你還沒拉的及看的新文檔,它也瞬間看過了,還過目不忘。

不僅是被動等待使用,能主動提醒也是一大亮點。而且展示了讓AI主動行動也並不是非得靠什麼黑科技,“能出現在正確的地方”與“能出現在正確的時間”足矣,相信也會成爲未來一大趨勢。

如果要找有什麼可以類比的,智能夥伴與程序員羣體愛不釋手的Github Copilot和Cursor感覺非常像了。

這類工具通常被稱爲編程助手,深度整合在IDE(集成開發環境裡)發揮出最大威力。

OpenAI創始成員Andrej Karpathy曾表示,在習慣了與AI助手結對編程之後,一旦失去它就感到一種恐懼和不適應,“陪伴我的只剩下光標了。”

現在更多職位更多工種的人,都能在辦公協作平臺上擁有這種神奇的體驗了。

總之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句“真香”了。

可能很多朋友已經從截圖看出來了,這個智能夥伴,來自字節跳動旗下飛書,就是主打“先進企業都在用”的那個辦公協作平臺。

飛書上的組織都可以擁有,而且是每個員工可以人手一個,擁有不同的記憶和個性特點。

一個人用就已經提高這麼多效率了,要是整個部門、整個公司一起用又能產生哪些化學反應?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已經有不少公司分享了他們的實踐經驗。

有公司一算賬,靠他掙大錢了

在一個組織中,飛書智能夥伴都能帶來什麼改變?

最直觀的當然是提升工作效率,甚至能直接體現在收益上。

如數米科技,一家業務非常複雜的to B公司,包括軟件開發、MCN、綜合營銷、管理諮詢等。

他們給飛書智能夥伴安排的崗位是“銷售管理”。具體來說,以前每天都要統計業績不再依賴人工,過去需要3個銷售組長+1個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跟進的商機也能交給AI自動跟進。

在飛書智能夥伴的幫助下,數米科技的銷售跟進頻率從半個月提升到3天,簽約率從15%提升到25%,簽單週期從1-2個約縮短到2周,以前需要2-3次拜訪才能成交也變成經常可以在初次拜訪時拿下。

試用一段時間後他們算了一筆賬,每個月的業績提升了近百萬,一年創造的價值相當於1182萬。

更進一步,飛書智能夥伴也能創造新的生產力,換句話說完成以前做不到的事。

如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傳統線下補貨需要在微信羣手動輸入商品名稱和數量、人工確認網點和地理位置,再單獨錄入到訂單系統,非常繁瑣。

飛書智能夥伴加入後,直接扮演訂單調度員,巡店補貨員可用語音發起補貨指令,解析識別內容後自動匹配網點、商品、價格等數據,最終直連同步到後臺訂單系統。

飛書智能夥伴成爲一種新的整合工作場景,將企業組織內部各個環節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在飛書智能夥伴加入後,組織本身的形態也在發生改變。

青年力量,一家高速發展的MCN公司,一年內從90人增加到200人,在新人入職和培訓管理方面遇到很大挑戰。

但在人類員工不斷加入的同時,青年力量還引入了飛書智能夥伴,作爲內部培訓師。

相當於有多少新員工就能人手配備一個導師,5分鐘指引完成入職流程。

除了提供流程指引和具體知識,智能夥伴還能在跨團隊協作中當做“找人能手”。

自古以來,組織就是人、資產和信息的流動,其中人是處理信息的節點。每個人接受到信息,可以動用自己的腦力去產生無形的智慧,但還要把智慧再轉換回有形的信息發送出去。

現在AI可以作爲信息處理的節點,讓一部分智慧不借助人力就能自然在組織中流動。

如此一來,隨着組織內系統不斷複雜而產生的信息孤島問題就得到了改善,一個形象的說法是將系統裡散落各處的“煙囪”打通。

通過人與AI協作的新工作方式,減少協同的環節、減少每個環節不必要的信息搬運,最終讓協同方式越來越自然。

從這個意義來講,飛書智能夥伴就不會是取代人,而是和人一起成爲新時代組織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企業如何AI Ready?

當下大部分公司都有想法要擁抱AI,其中又有大部分公司都在猶豫,不知道從何開始做起。

一方面目前AI本身的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的,不是每項任務都能做到100%。另一方面AI本身也在飛速變化中,遠未定型。

企業當下如何去把握能把握住的,也就是做到AI Ready?

先看AI的底層原理,深度學習範式的下AI,本質就是在海量數據中提取出規律。所以企業要用好AI,首先就需要做好數字化,沉澱大量的數字資產,供現在和未來的AI使用。

再看AI在組織中的角色,作爲處理信息的節點,連接起各個業務,讓流通更順暢。所以企業要用好AI,還要梳理好自身業務模塊,給接入AI留好輸入口和輸出口。

最後則是組織中的人,從現在開始就要去習要慣使用AI,與AI協作配合。所以企業要用好AI,從現在開始就要將AI融入企業文化。

從這個視角再來看飛書現在的動作,就不難理解其背後的思考和佈局了。

在2023秋季飛書未來無限大會上,有三個主要發佈:

新版飛書7,改造自身,從爲人與人協作打造的辦公平臺,轉變成爲適合人與人、人與AI、AI與AI協作的辦公平臺,也是企業想要AI Ready的首選平臺。

飛書智能夥伴,給企業中每一個員工提供了專屬的智能工作夥伴,開始習慣AI的存在,打磨與AI配合的經驗。

飛書智能夥伴創建平臺,讓企業不僅能享受飛書智能夥伴“開箱即用”的版本,更能基於自身的業務需求通過飛書夥伴創建平臺進行專屬智能夥伴創建。同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第三方大模型支持飛書智能夥伴在自身場景的使用。

就像上一代辦公平臺都做的第三方插件擴展一樣,不過這一次所有接入的系統都能在飛書智能夥伴的加持下獲得一定智能特性。

並且“飛書智能夥伴”作爲一個開放的 AI 服務框架,企業可根據業務場景自主選擇適合的底層大模型。

與其讓AI模型公司從零開始做一個新的辦公協作平臺,不如讓在體驗設計、用戶基礎已有深厚積累的平臺改造自身,積極適應AI時代的新工作方式,與模型算法公司各自發揮所長。

如果說AI大模型相當於新時代的處理器,它的指令集就是自然語言,接收指令進行智能計算。

那麼在其之上就必然需要新的智能操作系統,提供存儲、調度、控制、人機交互界面,甚至未來包括多AI協作的中間協議……

飛書在這個時代的新位置就是智能操作系統,打通業務數字化與智能化之間的最後一公里,最終幫助企業實現AI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