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中,有2位英雄獲救,分別是誰,後來過得怎麼樣?

引言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八路軍戰士不但要與窮兇極惡的侵華日軍展開殊死搏鬥,還要時刻與國內的日僞軍周旋作戰,革命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在共產主義信念的支撐下,無數八路軍戰士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譜寫了一篇篇感天動地的鬥爭史,爲革命付出了犧牲,給人們留下了悲壯的革命精神。

相信,狼牙山五壯士的革命事蹟很多人都是瞭解的。在河北保定境內的狼牙山上,五名八路軍戰士爲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將三千餘名日僞軍引上狼牙山絕壁,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一躍而下,展現出了大無畏的革命犧牲精神。鮮爲人知的是,故事到此並未結束,有兩位壯士後來獲救。他們是誰?後來如何了?

01

宋學義,1918年出生,河南焦作人,貧苦農家出身。晉察冀革命根據地建立時期,他所在的家鄉也受到了八路軍的庇護與解救,當地老百姓對八路軍充滿了感激之情,不少人因而被引上了革命的道路,與反動派和日寇進行堅決的抗爭。在他19歲的時候也參加了八路軍,編入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經過兩年的部隊鍛鍊和實戰考驗,他的英勇表現得到了黨組織的認可,被吸納爲黨員。

就在他剛剛入黨的這一年,也就是1941年的秋天,日僞軍集結3000餘人將他所在的黨政機關和主力部隊包圍,試圖一舉將八路軍掃蕩乾淨。在敵我雙方力量懸殊較大的情況下,我軍指揮官做出了戰略轉移的決定,將主力部隊以及老鄉們緊急轉移到安全地帶。爲麻痹敵人視線,六班的五名戰士們留在最後完成掩護任務。

02

雖只有五人,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優秀戰士,也是經得起考驗的黨員。爲了完成使命,他們捨生忘死,利用狼牙山的特殊地形將敵人一步步引上了絕壁,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宋學義和他的戰友們一躍而下。慶幸的是,他當時被崖壁上生出來的樹枝攔住,後被當地羣衆救下來轉移到了部隊醫院救治。

雖然僥倖活下來了,但是他所受的傷勢比較嚴重,以至於後來無法再繼續上戰場。養好傷後,他被分配到敵後從事革命工作,擔任過農會主席,負責發動宣傳農民羣衆積極支持抗戰。1947年,他得知家鄉解放後主動申請返鄉,在公社、基層縣政府擔任普通領導職務。1971年病逝。

03

另外一個幸運得救的壯士就是葛振林。當年,他是六班的副班長,跳崖的時候與宋學義肩膀挨在一起,或許是這個原因讓他們在掉落的時候緩衝了速度,結果被樹枝掛住。曾有人說他們是被一位道士所救,其實並不完全正確。當時他們二人受傷後設法落到了地面,因傷勢過重只能一點點地在山間爬行,結果被一個逃難過來的年輕人發現,將他們背到了附近的道觀。

葛振林的傷情稍微輕一些,痊癒後繼續投身到了革命事業,先後參加過解放華北、江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戰役,負傷六次,建國初期被授予少校。從朝鮮戰場退下來後,他被分配到了湖南省參加工作,曾在省警備區後勤部、省公安廳、衡陽市人武部擔任重要職務,退休後享受正師級待遇。即便是退休了,他依然沒有停下自己忙碌的腳步。

04

葛老覺得自己做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給兩百多所中小學擔任校外輔導員,給孩子們講革命故事,教導他們繼承革命優良作風。不管去哪裡講課,他從來都不收講課費,甚至連招待餐也不吃,也禁止別人打着招待他的名義聚餐。退休後,單位給他安排了可以使用公車的待遇,但他一次都沒用過,從不給組織添麻煩。

晚年重病住院期間,他不準醫護人員給自己開空調,天黑了也儘量不開燈。醫護人員擔心天涼會加重他的病情,總是趁他睡着了悄悄打開空調。被發現了,葛老總是語重深長地說:國家還不富裕,我們能節省一點是一點。就是如此“倔強”的老頭兒,卻總是笑呵呵地給周圍的人帶去了溫暖與寬容。

結語

2005年,葛振林老人去世。隨着他的離開,當年的五壯士徹底告別了這個世界。不管是他們當初爲革命奮不顧身的精神,還是宋學義、葛振林兩人將餘生繼續奉獻給黨和人民的堅持不懈,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