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籲先開放福島獨有食品 落實檢驗

行政院8日宣告放寬日本福島周邊5縣食品管制,引發各界關注爭議,民衆在賣場內選購日本進口食品。圖爲新聞示意,圖中賣場並未販售福島災區食品。(王德爲攝)

行政院宣佈福島五縣市食品以「三原則、三配套」爲原則,但臺灣的檢驗標準與邊境檢驗能量,能否爲國人把關,備受質疑。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直言,臺灣進口很多日本食品,爲了避免因檢驗未能落實而遭污名化,應當先進口福島獨有產品,否則號稱「逐批審查」根本是騙人的。

王鴻薇表示,政府要開放福島食品,但沒有足夠人力與設備,聲稱會逐批檢驗根本「攏系假」,不只邊境做不到,進入國門後,很多縣市連儀器都沒有,以前甚至曾發生竄改日核災區食品產地標示,地方政府根本難以負荷。

王鴻薇認爲,臺灣進口日本食品本來就很多,包含日本米、乳製品、農漁產品等,爲了避免福島食品被污名化與貼標籤,日方也應建立臺灣人信心,不要讓臺灣民衆害怕,先開放進口福島五縣獨有、日本其他地區都沒有的食品,才能真正落實逐批審查,舒緩臺灣檢驗量能,否則大量進來,根本做不到逐批審查。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指出,雖然臺日友好,但不表示一定要進口所有日本要進口的東西,進口福島食品不只會有排擠效應,更嚴重的是政府是否能落實把關。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質疑,整場記者會不見那個拿着棍子宣傳政府如何刺激內需的大內宣院長,只見一個照本宣科的發言人開場,一個生硬、怯場的技術官僚朗誦上面交代的簡報,難道蘇院長不願意爲自己任內開放日本福島等五縣核災地區食品進口一事背書?還是開放核災地區食品也都只是小事一樁?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強調,這個政府一直都在欺矇百姓,用公權力唬弄大家,日方都已經說進口核災食品與加入CPTPP無關,蔡政府還是蠻橫的硬着心腸犧牲人民的健康,一廂情願的期望這樣就可以加入國際經貿體系,蔡政府低估人民的智商,以爲擡出科學檢驗、國際標準的說詞就可以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