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保母訪視資料 雙北未互通

兒童福利聯盟媒合新北市待出養男童「剴剴」給臺北市合格保母照顧,卻發生男童疑遭保母虐死憾事。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在立院質詢衛福部長薛瑞元時表示,兒盟一年訪視保母十二次、北市府一年四次,但訪視資料並未互通,「如果北市知道兒盟曾被保母拒訪視就不會這樣輕放」,希望中央提出一致性規範;薛瑞元當場同意檢討改善。

薛瑞元表示,(新北市)社會局把案子丟給兒盟,後續就不再做相關必要保障,而臺北市因監督保母而訪視,但因沒有接收到這件屬於特殊個案的訊息,所以就依原來三個月一次訪視的頻率進行。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針對「社會安全網推動情形及策進作爲」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徐巧芯詢問針對收出養媒合服務相關考覈問題。薛瑞元說,需每三年對機構進行一次考覈認證,上次評鑑是在民國一○七年,今年會再做一次,一一○年至一一一年本來要進行,因疫情而延後。另外,每年督導訪查,預計今年之內完成;目前收出養機構有八家,程序上需要先召集委員形成行前共識、檢視資料並整理,之後一家家訪視,預計需要五至六個月。

「疫情結束很久了,不應什麼都丟給疫情;尤其針對權責不明問題,希望衛福部做一致性規範。」徐巧芯指出,案主的訪視與保母訪視頻率不同,新北市委託給兒盟的部分,每年訪視十二次,臺北市是保母所在縣市爲每年四次,兒盟的十二次紀錄不會提供給北市府,北市訪視紀錄也沒給兒盟,「本來一年會有十二加四次訪視,但因資訊沒有透明,否則以這個案子來說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