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廳觀察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 時機重要 成果豐碩

俄羅斯總統普京於5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行程結束之際,中國外交部用“時機重要、成果豐碩”形容普京總統此次訪華之旅。這一次重要的訪問將如何引領中俄關系未來發展,又爲兩國務實合作注入怎樣的新動力?

總結成功經驗 擘畫未來藍圖

普京總統此次中國之行,開始於凌晨四點的北京。與中國領導人舉行坦誠友好、內容豐富的會晤;到訪哈爾濱,出席一系列經貿、人文交流活動……爲期兩天的訪華之旅,節奏快、行程多。

隨普京總統訪華的俄方代表團陣容更是堪稱“豪華”,不僅包括俄6名副總理,外交、經濟等主要部門的部長,還包括多位大型企業負責人。“空前的陣容”彰顯俄方對發展俄中關係的高度重視,更爲雙方進一步探索各領域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處於歷史最好水平的“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如何建設與深化?兩國建交75週年的關鍵時刻,此輪中俄元首會晤被賦予“承前啓後”的重大意義。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丁曉星在接受《藍廳觀察》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元首在會晤中,回顧了兩國關係發展75年的歷程,總結了成功的經驗,同時也提出了雙方關係未來發展的目標,爲下一步中俄提升合作水平作出規劃。

加強發展戰略對接 豐富雙邊合作內涵

普京總統訪華期間,中俄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並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兩國建交75週年之際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觀察這份全文共一萬兩千多字的重磅文件,可以發現“合作”成爲一個重要關鍵詞。

通過開展合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是中俄關系內生動力的根本所在。普京總統訪華期間,中俄雙方簽署了涵蓋經貿、自然保護、檢驗檢疫、媒體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文件。“中俄文化年”正式拉開帷幕,雙方將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項目。

普京總統還特意前往哈爾濱,出席第八屆中俄博覽會。正如本屆博覽會“合作、互信、機遇”的主題,中俄互惠互利,充分發揮互補優勢,實現彼此成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丁曉星認爲,中俄找到了正確的相處之道,就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在互利的基礎上,中俄不斷推進務實合作,造福兩國人民。如今,俄羅斯的天然氣已經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在俄羅斯大街小巷也可以看到中國的電子產品和汽車。正是因爲有着基於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中俄合作,兩國關係纔有着牢固的基礎,能夠行穩致遠。

中俄關系歷經風雨 歷久彌堅

75年來,中俄關系歷經風雨,歷久彌堅,樹立了大國、鄰國相互尊重、坦誠相待、和睦相處、互利共贏的典範。

探尋中俄關系發展的關鍵,雙方始終做到“五個堅持”,堅持以相互尊重爲根本、堅持以合作共贏爲動力、堅持以世代友好爲基礎、堅持以戰略協作爲支撐、堅持以公平正義爲宗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指出,普京總統此次訪華不僅深化了雙方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還體現了俄中兩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戰略協調,向外界傳遞兩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秩序的決心。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表示,中俄關系在動盪變革的環境中仍然穩步向前。兩國相互充分了解對方,這爲世界提供了一個國與國溝通交流的範例。

中俄關系發展具有堅實基礎和強大內生動力

面對動盪變革的世界格局,中俄關系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考驗,凸顯出穩定、堅韌的特質。顯然,發展兩國關係並非權宜之計,而是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今天的中俄關系來之不易,值得雙方倍加珍惜和呵護。中俄此輪高層互動也向外界釋放明確信號,中俄關系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